齐鲁青年日记 | 做不负时代的青年党员医生

2022-07-01 18:57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时光总是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转瞬间,医院开业已八年有余,我来医院工作也已八年。从初出校门的懵懂无知,到今日独自接诊的沉着冷静,时间给予了我知识和经验的增长。少年时我发愿学医,虽不能悬壶济世,但帮助病人祛除病痛也是人生一大幸事,我也一直时刻努力着。八年前初来乍到,我对临床实际操作还很陌生胆怯,如今处理疾患得心应手,离不开医院的培养,离不开科室领导和老师的悉心教导,离不开患者的包容和理解。

夯实基础,在奉献中收获人生价值

我院开业八年,荣誉榜上有长者之风、技术上锐意进取、步调有少年之力。作为这样一个奋发图强、积极上进的大家庭一份子,我很骄傲!每次进步的背后都有无数前辈默默付出,有一群平凡医者,成长为一代青年医生的楷模。
医院和科室的领导同事们让我体会到了团队的和谐与凝聚力,为职工进行健康体检,组织丰富的文体活动,定期组织心肺复苏,高级生命支持、过敏反应抢救等专业培训,注重对医务人员危急重症抢救能力的训练。为了更好地培养青年人才,医院每年派送优秀职工赴国内外医院进修深造,我也被入选了医院的英才计划,虽因为疫情没有成行,心里还是充满感激。医院每年对科研课题和论文成果进行奖励,激励我们在临床工作之余进行一些创新。所有这些都是医院文化的体现,医院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粘合剂,更是推动医院快速前进的催化剂。在这里,每位职工都能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在这种精神的感染下,我懂得了奉献,得到了成长,也收获了人生的价值。
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我从工作中收获了思想的厚度和见识的广度。思考医院开业以来的新成就、新变化、新辉煌,我时常为医院日新月异的进步感慨。医院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也使我从懵懂走向成熟。而今,回忆起当初的那种心情,好像昨天一样清晰,那点对工作的迷茫,那份对于未来的憧憬,还有得到嘉奖的喜悦,都给我的人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如今我褪去青涩,没有了对工作的惶恐,更多的是思想和信念的坚定,我相信自己有能力把工作越做越好,我可以做得更好。
诗人易卜生说过:“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我也深信,你在病人心中种下什么,病人就会回报你什么。如果你愿意帮助病人消除病痛,那么你就收获治愈患者的成就感和业务水平的不断进步。八年前医院刚来到青岛,青岛的老百姓对我们还比较陌生,那时候不管是门诊还是住院患者都不是很多,这些年我们一直以三甲医院的标准要求自己,以精湛的医术解决患者的病痛,不推诿病人,切实解决患者的困难,经过努力,我们已经逐渐得到青岛百姓的认可,我院在青岛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也在扩大,吸引了潍坊、聊城、临沂、烟台、威海、日照等地区的患者前来就诊。省外的患者也逐渐增多。

精进医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成长成熟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先辈们不怕吃苦,攻坚克难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不断进步。通过这些年的学习,我在鼻科和鼾症疾病的诊治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工作能力有了一些增强,也逐步得到了一些患者的认可。记得领导和同事们会在我喜不自胜时,告诫我勿骄奢;在我感到落寞时,宽严安慰似春风拂面。回忆往昔,我还记得面对患者时的不自信,记得第一次拿起鼻内镜时的紧张和迷茫,还记得面对领导谆谆教导时的感激。
这八年,我留意领导和有经验的同事如何和患者沟通,听懂了患者和家属的一些“潜台词”,现在和患者沟通前,我会先打腹稿,准备让患者获得哪些信息,如何说患者才能记得住这些重要信息,我会采用举例子、打比方、减慢语速和画图等方式,会对照患者的检查结果,告知他们哪些地方有问题,我们的手术要解决什么问题,不解决的话会有什么后果等,也给患者提出自己疑问的机会,了解患者担心哪些问题,明确告知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最终由患者和家属决定是否手术。沟通是桥梁,良好的沟通可以减少很多误会,也可以增加患者对我们的信任;相反,缺乏沟通会造成患者对我们的不理解,也会为医患纠纷埋下隐患。
这八年,遇到不会的问题我去书上寻找答案,也会去文献里寻找经验,会去和领导老师请教,会记录下我曾经不会的那些问题,时常拿出来看一看。随着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疾病的了解和掌握,也得到了患者的信任和理解。
作为鼻科医生,会面临很多突发急症,如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患者咽腔出血,鼻内镜术后患者鼻腔大出血,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动脉出血等,出血量过大患者会出现休克,在领导和上级医生的引导下,每遇到一例这样的患者,我会思考什么是最优方案,哪些处理是首先应该采取的,哪项检查是必须做的,哪些问题是需要简明扼要的和家属交代清楚的,知情同意书和医嘱我是否可以建好模板以节约抢救时间,患者平稳后我应该做什么。以后如果再遇到这类患者我怎么办。我会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这些问题,会在脑海里预演再次发生这种情况时我怎么处理。现在再遇到这类患者,我虽然也紧张,但这种紧张更多的是对患者的担心,处理起来已比较从容。

深耕细作,科研领域硕果初现

科研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功,临床科研工作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科研氛围和科研成果成为了区分医院质量和竞争力高下的重要尺码,也是考评临床医生的重要指标。由于医生的临床诊疗工作繁忙,用于科研的时间有限,也出现过这样的观点:医生是为病人诊疗疾病的,科研是科学研究人员从事的工作。在这种观点的主导下,认为医生与科研无关的呼声就很高,曾经我也受到了这种观点的影响。在西医发展的早期阶段,外科医师与理发师属于一个协会,外科医生的手术技巧也是在实践中提高的,医生的经验积累对医学发展有很重要的贡献。西医被称为现代医学,因为它每一阶段的发展和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的发展给临床医学提供了支撑。世界著名医学院的学术声誉不仅仅依托医生精湛的医疗技术,更是这些医生们在医学研究中的重大发现和成果,正是这些成果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许多医生经验丰富,但他们的很多诊治疾病的经验也是在前人医学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得到的,现代医学的许多理论都是医学家们实验室的成果和这些成果临床转化的结晶。
认识到这些,我不再觉得科研是负担,已经养成了每天读文献的习惯,读文献可以让我视野更开阔,看待一个疾病更全面,可以让我有很多新的科研想法。我也在思考什么样的科研对临床工作是有价值的,那些SCI论文是否都有用,我应该读什么样的论文,应该申请什么方向的课题。
2017年,我申请到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深知,申请到这项基金是因为有研究生期间和前期科研工作的基础,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临床资料收集不全面,随访工作不系统,细胞实验部分由于人力和经费的缺乏没办法完成等。反观以往这些经历,现在我觉得不能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尽善尽美,不能因为几个病历进行不下去灰心,不能因为一些实际问题放宽纳入标准,项目实施起来应连续,集中半年或一年的精力把项目完成,并且发表论文,拖延时间不会带来更好的成果,只会让自己没信心重新开始。最难的是迈出第一步,认识到自己之前的问题后,我改变了以前的习惯,不再要求病例数越多越好,开始学习以前没接触过的统计方法,开始学习新的科研软件,分析现用的结果。
目前我投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的论文已经接收。今年打算再投一篇SCI论文。慢慢地,我觉得科研不是枯燥的,科研是有趣的。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用科研和临床两条腿走路,从临床问题出发继续科学研究,同时以科研促进自己临床的发展。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不忘初心,常常自勉,不改初衷。作为医生,对患者我坚信并努力践行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的职业信仰,时常提醒自己向大医精诚者学习,不断前进。疫情当前,我们很多同事迎难而上,逆行出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护人员这个职业的崇高和神圣,以自己的生命来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最大限度的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他们的奉献精神值得我学习。作为共产党员,我也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一线工作,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其他任何时刻,我秉持初心,默默坚守在医生的岗位上,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于学民,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毕业于山东大学,博士期间曾赴新加坡国立大学留学一年。

社会兼职:山东省康复医学会鼻内镜青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等。

擅长领域:擅长鼻科疾病和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如鼻-鼻窦炎,鼻肿瘤手术,扁桃体腺样体手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多层面手术等。

科研与获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发表SCI论文3篇。获得的奖励:2016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优秀住院医师;2017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科研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青岛市卫生计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2020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优秀科研秘书。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服务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