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获"心"生——我院心外科李跃华教授团队成功施行Commando手术突破“瓣膜禁区”
2025-07-18 16:48心外科
“我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喘不上气了,没想到还能回到和从前一样。”
2025年春节刚过,61岁的朱女士(化姓)开始出现“不对劲”:
家务活,干两下就得坐下来喘口气,
夜里平躺时胸闷得很,只能将枕头垫得越来越高;
没胃口,肚子却胀得像个鼓,双腿一按一个坑。
当地医院先后按“肺病”“胃病”治疗均无效果。2025年4月,朱女士慕名来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心外科。
检查结果却让所有人心口一紧:朱女士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脏中的“阀门”已有三个出现了严重病变,二尖瓣只剩“一条缝隙”,主动脉瓣和三尖瓣都无法正常关闭,同时又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快心室率房颤、2型糖尿病等疾病,心脏功能濒临瓦解,患者也因病痛折磨长期无法正常饮食,体重不足50kg。更棘手的是,此次住院期间同时发现其近期因“房颤”原因引发“脑梗死”,经多学科会诊后,决定先行药物治疗改善心衰症状,待脑梗死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
2025年6月,朱女士再次入院。心外科李跃华教授团队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心脏超声显示朱女士的主动脉瓣环直径仅18.5mm;二尖瓣瓣环直径约34mm×34mm,这意味着常规手术方式只能为朱女士更换植入小型号的人工瓣膜,对术后生活质量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无法最大程度改善其心脏功能,同时可能会使其过早出现人工瓣膜狭窄等情况。综合考虑朱女士的年龄、身体状态和预期生活质量,李跃华教授决定实施“Commando”手术,通过扩大重塑瓣环以植入合适大小的人工瓣膜,保障患者未来正常生活。
李跃华教授曾多次完成心脏瓣膜领域天花板级“Commando“手术,此次在李跃华教授带领下,团队成功为朱女士实施了体外循环下双瓣环扩大+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二尖瓣机械瓣置换+三尖瓣成形+左心耳结扎手术治疗,术中通过“Commando“手术成功植入23#主动脉瓣机械瓣和25#二尖瓣机械瓣,手术过程顺利,术后10小时朱女士顺利脱离呼吸机,48小时转出监护室病房,72小时后朱女士已能下床活动。
目前朱女士已顺利出院,出院当天,朱女士和家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对李跃华教授和心外科医护团队表示衷心感谢:“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心'的生命。”
一、Commando手术的由来
Commando手术最初用于应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的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病变,以及瓣膜纤维骨架的破坏。简单来说,当心脏的“大门”(主动脉瓣)和“后门”(二尖瓣)同时出现问题,且它们之间的“墙壁”也遭到严重破坏时,传统的修复或置换手术就难以施展,Commando手术应运而生。
【图片源于网络】
二、Commando手术在心外科的地位
Commando手术堪称心外科手术界的 “天花板” ,是最高难度的瓣膜手术之一,属于“特种作战”级别的技术。由于其复杂性和高难度,目前全国只有少数心脏外科中心能够开展。Commando 手术是目前唯一能同步扩大主动脉瓣与二尖瓣环的技术,为一些常规手术无法解决的终末期瓣膜病患者提供了根治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远期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
三、手术的适应症
Commando手术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感染性心内膜炎
当细菌侵蚀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导致瓣膜及周围组织严重破坏,如出现瓣周脓肿、赘生物形成等,常规置换无法修复时,Commando 手术可以从根源上清除感染灶,重建瓣膜结构。
2.瓣环狭小
对于风湿性心脏病等导致的双瓣环狭窄患者,若植入较小尺寸的机械瓣膜,术后易出现人工瓣膜与患者不匹配情况,影响生活质量及远期生存率,而 Commando 手术可扩大双瓣环,置入更大尺寸的瓣膜,更好地改善血流动力学。
3.二次或多次瓣膜手术
既往瓣膜置换术后再次出现功能障碍,如瓣周漏、瓣架撕脱,或需同时处理其他并发症如室壁瘤等,Commando 手术能够一次性解决复杂瓣膜病变,减少患者多次开胸的痛苦及风险。
Commando手术作为心外科的高难度技术,为复杂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我院心外科始终秉持"医道从德 术业求精"的院训精神,在复杂心脏瓣膜病治疗领域持续突破。未来,科室将继续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用医者仁心守护广大人民“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