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求生存——我院心内科改良式心包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

2021-10-26 19:10供稿科室:心内科 图文作者:李梅 专业审核:姚桂华

人体的心包由壁层和脏层组成,壁层和脏层之间的腔隙称之为心包腔,呈囊腔状,正常心包腔中含有25-50ml液体,起润滑作用。当心包腔中液体量增多时称为心包积液,会引发心力衰竭甚至心脏压塞等严重并发症。导致心包积液的病因主要包括心力衰竭、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脏肿瘤等,及时实施心包腔穿刺引流术不仅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对于病因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临床上,如果有大量心包积液,那么穿刺引流是比较容易的操作。但当心包积液量不多、呈包裹性、右室前壁或心尖部的积液较少或当经典穿刺部位间隙太窄时,穿刺风险就会增大,而且容易发生心肌或冠状动脉损伤、气胸、腹部脏器损伤等并发症。

近日,我院心内科收治了一名76岁的男性患者,他因“活动后胸闷、憋气1年余,加重伴不能平卧1周”入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心力衰竭(NYHA IV级);大量心包积液;高血压(3级 极高危);冠心病;心房颤动;脑动脉狭窄。经常规利尿、纠正心衰治疗,疗效不佳,憋气不能缓解,水肿明显,不能平卧。考虑患者憋气和水肿与大量心包积液关系密切,经心内科葛志明教授、钟敬泉教授、姚桂华教授、由倍安教授、王颖翠主任医师等专家的充分讨论后,决定对患者实施心包积液穿刺引流术。

但由于该患者的心包积液主要聚集在心脏侧后壁,而右室前壁和心尖部的心包积液厚度不足10mm,如果按照常规穿刺点进行穿刺的风险极高,王颖翠主任医师采用改良式心包腔穿刺置管引流术,选择左腋中线第七肋间隙作为穿刺点,在超声心动图的引导下成功对其实施了心包腔穿刺置管引流术,第一天引流出淡黄色液体100ml,患者当天憋气症状缓解,水肿逐渐减轻,共累计引流积液1500ml。

对该患者采用的改良式心包腔穿刺置管引流术,采用静脉留置针为穿刺针,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套管针,其内为金属针芯,外为塑料软管,进心包腔后推送的是软管,不易损伤心肌及冠状动脉,对于厚度为5mm的积液亦可安全操作,即可长时间抽吸或引流,也可以封管留置,分次引流。床旁超声心动图技术对于术前精准定位、术中引导穿刺方向和引流管置入深度、术后评估引流效果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可大大提高心包腔穿刺引流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服务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