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胸外科成功实施高难度结肠代食管重建术

2025-04-14 08:09胸外科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胸外科医师团队成功为一位食管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了高难度复杂食管重建手术,以精湛的医术和创新的术式,为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再次彰显了医院在复杂胸外科疾病治疗领域的实力。

辗转求医,病情棘手

患者张先生(化姓)因进食梗阻辗转多地求医,胃镜检查提示食管中下段存在广泛溃疡性病变合并肿瘤占位,最终病理证实为食管恶性肿瘤。这一诊断结果给张先生及其家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而张先生40年前曾接受过胃大部切除手术,腹腔存在严重粘连,消化道结构异常复杂,手术风险极大,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非常高,这无疑给治疗增加了重重困难。

解剖结构复杂

既往的胃部手术史导致腹腔脏器广泛粘连,常规的食管重建路径受阻,手术团队需要在复杂的粘连结构中寻找安全的手术通道,每一步操作都如履薄冰。

肿瘤位置特殊

食管肿瘤长达13cm且侵犯周围组织,为了彻底清除癌细胞,需要清扫纵隔淋巴结,这对手术的技术和精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重建难度倍增

传统的胃代食管方案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行,治疗团队必须创新采用结肠代食管术式,这不仅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也对术者的经验和技能是极大的考验。

血运保障难题

手术既要确保移植结肠段的血液供应,又要实现消化道的连续性重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手术失败,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

技术突破,创新术式

在胸外科主任范兴龙统筹指导下,科室组织多次讨论并全院会诊。最终,白崇峰副主任医师领衔的治疗团队联合胃肠外科专家袁其华副主任医师,经过深入研究和精心策划,创新实施了“右侧结肠代食管 + 三吻合口重建术”。

在手术过程中,团队成员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精细分离40年腹腔致密粘连,成功建立安全手术通道;创新采取右半结肠代食管,保留结肠中动脉及右动脉血供,确保移植肠段存活;完成胸腔 - 腹腔三吻合口重建,构建新型消化通路。

术后康复,成效显著

在胸外科医护团队制定的个性化康复方案护航下,患者顺利度过术后关键期。通过阶梯式营养支持与呼吸功能训练,患者消化道功能重建取得显著成效,影像学评估显示吻合口愈合良好,各生理指标稳步恢复。日前,患者已出院,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性改善。

“这类复杂食管重建手术对团队协作、手术规划、操作精度都是极大考验。”白崇峰表示,“我们创新改良的结肠代食管术式,既彻底切除了肿瘤,又最大限度保留了患者生活质量,标志着我院胸外科在复杂消化道重建领域达到新高度。”

范兴龙强调:“手术的成功实施体现了我科处理复杂胸外科疾病的综合实力。未来我们将继续践行‘精准医疗、人文关怀’理念,为半岛地区百姓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此次高难度复杂食管重建手术的成功,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胸外科团队在复杂胸外科疾病治疗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成果。未来,科室将继续秉承“医道从德 术业求精”的院训,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专家简介

范兴龙,胸外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山东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领域:肺结节、食管及纵隔肿瘤微创手术,肺癌食管癌早期诊治。
近四年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10 篇,中科院一区top期刊5篇,目前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山东大学横向课题 1项,参与国自然项目 1 项,参与制定国家级专家共识 2 个,国际会议发言 1 次。
白崇峰,医学博士,博士后,胸外科副主任医师
从事胸外科专业工作20年,熟练掌握胸外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对本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些疑难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熟练掌握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胸壁畸形等疾病的外科手术及综合治疗方法。尤其擅长肺癌、纵隔肿瘤以及胸膜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
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及市级课题2项,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SCI论文3篇。
袁其华,普通外科胃肠胰外科专业副主任医师
擅长领域:从事胃肠外科工作近20年,擅长胃肠道常见病、多发病、复杂疑难重症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顽固性便秘等微创手术治疗,对高难度的全腔镜下的NOSES、类NOSES、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有着丰富的手术经验。多年来开展了大量腹腔镜微创手术,诊疗经验丰富,形成了一套规范、有效、精准、安全的诊疗理念。
每年独立完成手术(包括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胃肠道间质瘤切除术、腹腔镜腹腔肿瘤切除术等)300余例,秉承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达到快速康复,效果满意。多次参加腹腔镜胃、结直肠癌手术现场演示及手术视频比赛,获山东省青年腹腔镜技能大赛一等奖,并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4项市级医学科研,其中2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三等奖;参编专著4部,专利2项,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服务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