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业求精 | AI赋能复位机器人成功挽救罹患复杂骨盆骨折的10岁儿童
2025-08-14 13:52创伤骨科
七月的一天,10岁男孩小宇因家人工作繁忙未能按时送学,当他独自过斑马线时,不慎被一辆右转的车辆碾压两次。随后他被紧急送至附近的医院,急诊检查后诊断为“复杂骨盆骨折”,治疗难度极大,建议转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治疗……
作为青岛市创伤外科分会主委单位,我院创伤骨科具备丰富的成人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和机器人微创治疗经验,但本例患儿存在骨折类型复杂、合并骶丛神经损伤、骨性固定通道极其狭窄、骨骺尚未闭合等因素,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创伤大、出血多、难度大。
图一 骨盆前后环骨折,左侧半骨盆上移
图二 完成复位固定后X线片
图三 骶2贯穿螺钉位置精准
团队作为环骨盆损伤临床诊疗与研究联盟首批挂牌单位,与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专家保持密切联系和合作,本例患儿的术前讨论,北京积水潭医院吴新宝教授、赵春鹏教授给予了指导意见,最后决定运用智能化复位机器人为其实施手术。术前,手术团队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基于患儿术前影像,借助基于AI与大数据的自动手术规划,将患者健侧肢体进行镜像配准,通过精细化自动分割与重建,实现个性化、定量化的复位规划。
图四 手术团队安装示踪器
手术在创伤骨科主任吕夫新指导下进行,创伤骨科副主任刘涛、李尚志主治医师借助智能化复位机器人进行复位,先巧妙采用人机协同进行骨折解锁,然后机器人根据规划路径完成了精准、亚毫米级复位,并通过机器人实时导航,于左侧骶1、双侧骶2各打入一枚骶髂螺钉,前环通过臼上外固定架进行固定。术中出血量只有20毫升,切口平均长度小于1cm。患儿苏醒后,左下肢感觉活动无异常,神经症状较前明显改善,第二天可以在床上坐起。
图五 人机协同模式进行骨折解锁、闭合复位
图六 微创切口,完成几乎“不出血”的手术
北京积水潭医院吴新宝教授团队,历经10余年、攻克多项技术难题,终于研制成功全球第一台具有复位功能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我院作为成员首批挂牌单位,迅速学习和跟进,目前已经成功开展15例骨盆复位机器人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骨盆复位机器人通过自主创新研发的AI规划算法,三分钟即可精准规划复位路径,可实时动态三维可视化导航(高精度实时光学追踪定位),具有强劲的机械臂载荷160N(大负载下精准、匀速平稳操作),可由机器人全程参与、精准闭合复位,实现100%的闭合复位成功率及95%以上的闭合复位优良率,真正实现“创伤小、切口少、出血少、疼痛轻”微创治疗,大大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减少患者、医护辐射暴露剂量。未来,我院创伤骨科将持续为复杂创伤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助力区域创伤救治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