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救危肢——我院成功为外籍远洋船员实施保肢手术
2025-10-13 14:32手足与显微重建外科
近日,一名在太平洋某海域作业时遭遇爆炸、手臂严重炸伤的外籍远洋船员,经多方辗转紧急转运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我院多学科协作、高效联动,成功破解“语言不通”“亲属缺位”双重难题,为患者实施保肢手术,目前患者已顺利康复回国,以实际行动践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彰显我院危急重症救治实力与人文关怀。
病情危急:跨国患者面临截肢风险
据了解,该外籍船员在太平洋某海域作业期间,因突发爆炸导致手臂重度毁损伤,伴随大段皮肉撕裂、骨骼缺损,受伤后经长时间海上转运,错过了肢体救治的最佳窗口期。抵达我院急诊科时,患者手臂末梢无血运,肢体已濒临截肢,情况危急,亟需紧急干预。
急诊科接诊后,立即启动“急诊绿色通道”,按照我院危急重症救治流程,快速完成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创面初步处理、术前检查及备血等工作,同时第一时间联系手足与显微重建外科会诊,为患者争取宝贵救治时间。
直面难题:多部门联动破局“沟通”与“决策”困境
会诊后,手足与显微重建外科团队初步判定需尽快手术,但术前准备阶段却遭遇两大特殊阻碍:一是语言沟通障碍,患者仅能使用基础日常英语,无法准确理解病情严重程度、保肢与截肢的风险差异、手术方案细节及术后恢复预期等专业医疗内容,术前谈话难以高效推进;二是亲属决策缺位,患者直系亲属均在海外,无法到场签署手术同意书,“保肢还是截肢”这一关乎患者未来生活质量的重大决策,陷入推进僵局。
此次跨国保肢救治,不仅是我院手足与显微重建外科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更是我院多部门高效协作、践行“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我院将持续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与跨文化医疗服务水平,为国内外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