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冠心病搭桥手术前是否有必要做PET/CT心肌活性测定?
2025-10-24 14:03核医学科
冠心病搭桥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治疗严重冠心病的重要手段。而在手术前对心肌活性进行科学评估,是决定手术效果的关键环节。其中,PET/CT心肌活性测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为什么搭桥手术前需要评估心肌活性?
但手术前,医生必须搞清楚一个核心问题:这片农田里,哪些庄稼只是“旱着了”还能救活?哪些已经彻底“枯死”无力回天?
1、存活心肌:包括冬眠心肌和顿抑心肌。它们只是因长期或急性缺血而“睡着了”或“干活没劲”,但细胞本身还活着。一旦通过搭桥手术重新恢复血液灌溉(血运重建),这些心肌的功能就有很大可能逐渐恢复,这是搭桥手术能成功的根本。
2、坏死/瘢痕心肌:心肌细胞已经彻底死亡,被没有收缩能力的纤维疤痕组织取代。就像完全枯死的庄稼,再怎么灌溉也无法复活。若该区域范围较大,即使做了搭桥,心脏功能也难以改善。
术前评估心肌活性,就是为了精准找出那些“睡着了但还活着”的心肌,确保手术能“救活”它们,避免对一片“荒芜”的土地白费功夫。
二、PET-CT如何评估心肌活性?
1、注射显像剂:使用名为18F-FDG的显像剂,它是葡萄糖的类似物。心肌细胞需要摄取葡萄糖来维持生命活动和产生能量。
2、代谢显像:存活的心肌细胞会像“吃糖”一样正常摄取或大量摄取18F-FDG;而完全坏死的心肌细胞则不再摄取。
3、精准成像:PET/CT设备能精确探测到18F-FDG在心肌部位的分布浓度,并形成清晰的图像。存活的心肌会“亮起来”(摄取18F-FDG显像剂),坏死的心肌则“暗淡无光”(不摄取18F-FDG显像剂)。
三、典型案例
70岁男性患者,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多支病变,拟行心脏搭桥手术,术前行心肌PET/CT葡萄糖代谢显像以评估心肌是否存活。
静息心肌血流灌注显像显示,箭头所示心肌放射性摄取稀疏,提示心肌缺血(“水渠断水”)。
但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显示,同一区域心肌仍在“吃糖”(摄取18F-FDG显像剂),说明心肌细胞仍存活(“庄稼还活着”)。通过搭桥手术恢复供血,这一区域的心肌功能极有可能恢复。
可以说,PET-CT心肌活性测定就像一场“心脏侦察行动”,在手术前精准识别出哪些心肌只是陷入沉睡、哪些已经无法挽回。它不仅帮助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手术方案,提高搭桥的成功率,也避免了对已坏死心肌区域进行无意义的手术,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与康复希望。
温馨提示:请务必提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齐鲁医院青岛院区”或致电0532-96599预约,并请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就诊,谢谢您的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