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创护生命——我院肝胆外科成功救治一例“熊猫血”危重创伤性脾破裂多发伤患者
2025-08-27 10:16肝胆外科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肝胆外科收治了一例创伤性脾破裂合并腹盆腔大出血的患者。肝胆外科在急诊科、麻醉科、手术室及重症医学科的全力支持下为患者成功施行了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现已顺利出院。
紧急入院,命悬一线
患者小浩(化名)17岁,因外伤导致左上腹剧痛,继而出现面色苍白、血压降低等休克症状。同时,当地医院发现患者为Rh阴性血型(俗称“熊猫血”),因血源紧缺行保守治疗,但症状持续加重,因此夜间转诊至我院急诊科。到诊时患者病情危重、精神萎靡、血压不稳,合并肾挫伤、血尿及右侧胫骨骨折等多发伤。
精准评估,微创决策
肝胆外科团队经快速检查,并结合腹部增强CT结果,发现患者脾脏几乎完全断裂,确诊为“创伤性脾破裂”。该病情极为凶险,患者随时可能因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传统治疗方案通常需实施开腹手术并切除破裂的脾脏。在肝胆外科主任姜远辉及副主任郑立杰的主导下,团队紧急进行了线上术前讨论。考虑到患者相对年轻且血型特殊,同时结合自体血回输技术的应用,团队决定在确保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尝试采用创伤更小、出血更少的腹腔镜微创技术进行探查及脾脏切除。
在姜远辉的协调下,团队克服了白天常规手术的疲惫,由鲁志华副主任医师、邱博副主任医师及刘增利主治医师迅速组成手术团队,并在麻醉科马跃医师以及手术室王岩护师、孟航护师的配合下,为患者实施紧急手术。术中,3D高清腹腔镜清晰显示脾脏上极有一长约4厘米的深裂伤,创口累及脾门,伴有明显活动性出血。手术团队凭借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巧,在患者瘦长体型、肋弓夹角较小所形成的狭小空间内,精准分离组织、充分暴露术野,将脾脏完整切除,并对腹盆腔脏器逐一进行了细致探查。整个手术过程仅耗时约2小时,并将出血量控制到最低限度。
波折再起:术后突发类白血病反应
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异常情况:白细胞计数骤升至43.26×10⁹/L,显著高于常见感染水平,并伴有发热,但未发现明确感染灶。肝胆外科团队高度警觉,立即联合血液科进行会诊。经全面排查,确诊为创伤及大手术后引发的类白血病反应。针对这一罕见并发症,团队制定了以“抗炎与稳定内环境治疗,并加强密切监测”为核心的策略。治疗4天后,患者白细胞计数逐步回落至正常范围,体温恢复正常,类白血病反应得到完全缓解。在此期间,未出现感染、出血等二次并发症。患者目前已康复出院。
专家解读:微创技术为腹部创伤救治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