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肺癌日| 关注肺健康

2020-11-02 16:16供稿科室:呼吸内科

   每年的11月是“全球肺癌关注月”,11月17日是“国际肺癌日”。世界肺癌联盟在2001年发起的一项全球性倡议,目的是呼吁世界各国政府重视肺癌的预防,这一呼吁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响应,就把每年的11月定为“国际肺癌关注月”;其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17日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后把11月17日定为国际肺癌日。

早期肺癌的筛查

   早期肺癌多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出现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或血痰、胸痛、发热、气促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到医院就医,并完善胸部CT检查,尤其是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是指:

   (1)年龄大于等于50岁;

   (2)吸烟史大于等于30包每年;

   (3)戒烟时间<15年;

   (4)长期二手烟接触史(工作场所、家庭环境);

   (5)有肺癌家族史;

   (6)本人有其他肿瘤病史;

   (7)患有肺纤维化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8)长期在雾霾严重的城市从事户外运动和工作;

   (9)长期接触油烟等。

体检发现肺结节怎么办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检查设备的发展,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上升。如果体检时发现小结节,首先,要正确认识,并非所有肺结节都是恶性肿瘤,不要谈结节色变。其次,肺内孤立性结节有可能是肉芽肿、肺癌、错构瘤、转移癌,而且良性病变占大多数,需要向专业的医生咨询,制定规范的随访或确诊策略。

   如果肺结节出现以下情况要尽早就医,积极处理:

   (1)经过3个月以上的随访,肺结节不缩小、不消失或变大、密度增高;

   (2)肿瘤标志物逐渐升高;

   (3)影像学有恶性肿瘤的征象;

   (4)患者心理负担大,影响生活,强烈要求手术。

肺癌的预防

   不吸烟或戒烟;

   对于有职业暴露危险的应做好防护措施;

   保护环境,改善空气条件;

   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

   加强对肺癌科普知识的宣传。

肺癌的治疗

   肺癌的治疗要根据类型和分期来决定不同的治疗方法。传统的肺癌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放疗治疗、化学治疗等。近年来,肿瘤尤其是肺癌的治疗步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时代,很多患者只需要在家中吃药就可以控制肺癌,实现长期生存。因此,得了肺癌不可怕,首先要有正确的心态,其次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和医生共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服务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