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医药教育协会二〇二五年年会暨第三届医药教育高质量发展黄河论坛护理人文专题论坛在山东济南成功召开

2025-11-04 08:40护理部

近期,山东省医药教育协会2025年年会暨第三届医药教育高质量发展黄河论坛在济南召开。论坛由山东省医药教育协会主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承办、山东省青年医务工作者协会协办,以“医药协同促健康,数智赋能创未来”为主题,坚持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推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数字健康融合发展的政策要求,推动山东省医药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医药教育协会会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副书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党委书记苏华出席护理人文专题论坛开幕式并致辞。苏华首先代表协会和医院向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并强调山东省医药教育协会多年来积极致力于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与基层医疗水平提升。苏华提到,随着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提升,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作用愈发重要。人文关怀是护理工作的核心要素之一,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体验。山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深厚的人文传统为护理人文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共同推动我省护理人文事业实现新的跨越与突破。

护理人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护理部主任李敏主持开幕式。李敏提到,医学是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护理工作不仅需要专业技能,更需人文关怀与职业信仰。护理人文专委会自2024年成立以来,持续开展多项人文建设活动,致力于培育具有“仁心仁术”的护理人才。

授课环节中,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医学伦理与法律系主任王岳教授以《刀刃向内:从医学人文视角反思护士的职业幸福》为题作专题报告。他从医学人文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国内外护理人文实践的特点,强调“患者优先”是提升护理质量的核心,医护人员应主动关怀患者,通过细节服务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王岳还结合中外经典语句,阐述了医护职业中自律、自省与仁爱的重要性。他指出,护理人文建设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我国在此领域已有良好基础,仍需不断推进理论与实践融合,进一步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与幸福感。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彦文以《以儒家责任伦理引领和谐国际护理生态》为题,阐述了护理人文的深厚内涵。她强调,儒家责任伦理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护理职业素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儒家倡导的“仁爱”、“和合”、“天下为公”等思想,能够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增强中国在国际护理领域的话语权提供文化支撑。她认为,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责任伦理与家国情怀,有助于讲好中国护理故事,营造更具包容性与人文关怀的国际护理生态。

李敏以《根植护理职业信仰,深育护理人文情怀》为题,从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出发,系统阐述了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建设意义以及核心目标。她强调,“懂”是医学人文的基础,唯有理解患者、感同身受,才能实现护患之间的和谐沟通。关怀应同时面向患者和护士群体,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专业担当与文化格局,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当前护理人文建设中的挑战,她呼吁广大护理工作者通过提升自身素质,共同促进护理事业和医疗服务的进步,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健康服务贡献力量。

烟台毓璜顶医院放疗科护士长宋德花在大会上作了《从“疾病管理”到“生命故事”——叙事护理在慢性病患者沟通中的临床实践》主题授课,她通过实际案例,系统阐述了叙事护理的概念、意义及实践方法,指出这一模式融合叙事治疗理论与临床护理,旨在有效缓解患者因疾病带来的心理困扰。她认为,叙事护理不仅要关注疾病本身,更要重视患者的生命体验和情感需求,真正做到“打开关系之耳”,实现更深层次的护患沟通。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一临床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团委书记姜小峰,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玉丽,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妇科护士长刘丽,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护士长黄艳分别主持授课环节,与授课嘉宾深度交流,激发了多维视角的碰撞与思考。

最后,主持人黄艳宣布论坛圆满落幕。她表示,本次论坛围绕人文护理理论与实践、护理职业福祉及心理支持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护理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高层次平台。未来,专委会将持续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强化服务意识与管理效能,努力建设一支专业有深度、服务有温度的护理团队,为进一步推动护理与人文深度融合,促进我省护理人文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而努力。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服务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