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先锋 医心向党 | 无影灯下“显微”情,毫厘之间守初心

2025-11-04 08:11医院管理员

白衣为甲承使命,党员徽章刻担当。在生命与疾病交锋的战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的每一位党员始终站在最前沿,以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的誓言为笔,在救死扶伤的答卷上书写着共产党人的担当。

从急诊室里争分夺秒的抢救,到手术台旁聚精会神的攻坚;从攻克疑难杂症的科研实践,到公共卫生领域的默默坚守……他们将 “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融入每一次听诊、每一次穿刺、每一次沟通,用专业与温情驱散病痛的阴霾,用行动诠释 “我是党员,我先上” 的铿锵承诺。

本系列报道将走近这些党员同志,记录他们在诊室、病房、实验室里的动人瞬间,聆听他们用仁心仁术践行初心使命的故事。愿这些真实记录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医者的责任与党员的担当,共同凝聚起建设健康中国的磅礴力量。

无影灯下,显微镜前,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悄然进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手足小儿骨科党支部纪检委员、手足与显微重建外科主任刘育杰屏息凝神,手中的手术器械在细如发丝的血管间精准穿梭——这毫厘之间的坚守,不仅是对技术的极致追求,更诠释着一名党员医师的初心与担当。

手术中的刘育杰(右)

党员初心: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从医多年,刘育杰始终牢记自己党员和医者的双重身份。这种坚守,在不久前一次跨国救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名外籍远洋船员在太平洋海域作业时遭遇爆炸,手臂严重炸伤。经长时间海上转运,患者抵达医院时已错过肢体救治的最佳窗口期,手臂末梢无血运,濒临截肢。

面对语言不通、亲属缺位、病情复杂的多重困境,刘育杰没有退缩,而是毅然接下了这个棘手的病例。

“无论患者来自哪里,什么情况,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分努力。”这是刘育杰常说的话,也是一名党员医师的初心与使命。

经医院多部门紧急联动,协调专业翻译、视频连线家属授权,迅速组建手术团队,为患者开辟了一条生命绿色通道。刘育杰带领团队依托医院先进的显微镜设备,精准完成近20厘米受损血管的桥接修复,同时处理缺损的皮肉与骨骼。经过6小时的奋战,终于成功保住了患者的手臂。

刘育杰(右三)团队与外籍船员

技术攻坚:勇攀显微外科高峰

手足与显微重建外科是外科领域中最精细、最复杂的学科之一。医生需要在毫米级的血管、神经上“做文章”,每一步操作都如履薄冰。

在一次救治中,一名34岁的青年左臂和右手大拇指完全断离,被送达时已到了断肢接驳的6-8小时黄金时间临界值。面对如此危重的病情,刘育杰立即协调启动多科室协作机制,带领团队在全麻下为患者施行了断肢/断指再植术+骨折内固定术+血管神经移植术+植皮术。为确保第一时间完成所有接驳,两侧的断臂和断指再植术同时进行。在显微镜下,他们使用细如发丝的缝线——连接断指的缝线直径仅有头发丝的三分之一,凭借高超而稳定的手法,实现了血管和神经的精确吻合。

经过8个小时的彻夜奋战,刘育杰团队成功完成了再植手术。术后短短两周,患者就达到了出院标准。

“患者是家里的顶梁柱,我们想方设法保住他的胳膊,就有希望保住这个家的将来。”刘育杰质朴的话语,透露着医者的仁心与党员的担当。

手术中的刘育杰

仁心仁术:想患者所想的医者情怀

刘育杰将“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宗旨融入每一次问诊、每一次手术,用专业与温情驱散病痛的阴霾。

46岁的王女士是一位勤劳的普通工人,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右手环指。当她来到齐鲁医院青岛院区时,环指缺如不仅影响了手部功能,更给她的心理带来了巨大压力。

刘育杰团队立即为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决定实施手指全形再造术——这是手外科领域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他不仅为她制定精密的手术方案,更耐心鼓励王女士积极配合治疗。他常说:“我们追求的不只是‘有手指’,而是‘好手指’——外观自然、功能完善、患者满意。”

术后,王女士的再造手指逐渐恢复功能。最让她高兴的是,她终于可以重新握起工具,完成以前熟练的工作。“感谢刘主任和整个团队,是你们让我的手重新完整了,也让我的生活回到正轨。”

                                                                     刘育杰(右二)团队与王女士

立德树人:为科室发展注入活力

作为科室主任,刘育杰深知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在应对外籍船员的紧急手术时,他带领医生组成专项手术组,密切配合,顺利完成保肢手术。这种“传帮带”的教学模式,让年轻医生在实战中快速成长。

刘育杰不仅手把手指导年轻医生手术细节,更注重培养他们“用显微镜看细节,用仁心看病人”的职业理念。他带领的团队,已累计完成断肢再植成功率90%以上、断指再植成功率超95%。

刘育杰(右)与年轻医生在手术中

精神传承:让党员徽章在无影灯下熠熠生辉

从医以来,刘育杰将党员的忠诚融入血脉,将医者的仁心付诸实践。他以显微镜下的精密缝合修复患者肢体的创伤,更以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弥合着心灵的创口。他常说:“党员身份,就是照亮手术台的无影灯,更是时刻警醒自己‘为了谁’的初心。”

在一次次突破技术瓶颈的征程中,在一场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里,他不仅用手术刀续写着生命的奇迹,更以“育林人”的胸怀为青年医师点亮前行之路。那细若发丝的血管,连接的是生命的希望;那佩戴在胸前的党员徽章,闪耀的是“人民至上”的信仰。无影灯可以模糊面容,但抹不去一名党员医者用生命守护生命、以担当诠释忠诚的精神底色——这束光,正照亮更多后来者前行的路。

党员风采

刘育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手足小儿骨科党支部纪检委员、手足与显微重建外科主任、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毕业于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发表医学论著26篇,美国SCI收录杂志发表论著3篇,参编专著4部。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得军队医疗成果3等奖3项,国家级科研课题4项。

从穿上白大褂的第一天起,他就把“为患者解除痛苦”作为最高使命。用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和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为无数患者重建肢体功能、重拾生活希望。无论是面对突发外伤患者的紧急手术,还是为长期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他都以党员的担当和医者的仁心,全力以赴。这份对生命的敬畏、对专业的执着,正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博施济众、广智求真”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激励着更多医务工作者在守护人民健康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党员身份,就是照亮手术台的无影灯,更是时刻警醒自己‘为了谁’的初心。”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服务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