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子俘获学组成立暨第一次学组会议在青岛顺利召开
2025-11-05 09:44放疗科
2025年10月23日至26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放射肿瘤治疗学学术会议(CSTRO)在山东青岛黄岛区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规范·融合·创新”为主题,汇聚了全国放射肿瘤学及相关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围绕学科前沿动态与未来发展,展开了多维度、深层次的学术交流,旨在推动放疗领域的规范化建设、跨学科合作与技术创新,助力我国放射肿瘤治疗水平持续提升。


会议期间,10月25日下午的“中子俘获”专题会场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的前沿进展与临床转化展开深入研讨。
在专题报告环节,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放疗科学科带头人程玉峰教授聚焦《细胞内放疗:BNCT科技优势及齐鲁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BNCT的技术原理、核心优势及我院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疗科魏启春教授以《中国BNCT发展现状与展望》为题,全面梳理了国内BNCT的发展脉络与未来发展方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申良方教授分享了头颈肿瘤放射治疗的最新进展,为BNCT在该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借鉴。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程欣教授围绕《核医学与硼中子俘获治疗》展开论述,强调了核医学在硼药研发、靶向评估与疗效监测中的关键作用。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郭志斌教授带来了《硼中子俘获治疗药物及抗肿瘤免疫效应》的前沿研究,揭示了BNCT在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方面的潜力。福建省肿瘤医院潘建基院长则系统介绍了《厦门弘爱医院BNCT临床研究状况及思考》,分享了宝贵的硼中子俘获治疗的临床实践经验。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内容丰富、视角多元,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与共鸣,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充分展现了BNCT领域蓬勃发展的生机。
在论文交流环节,我院放疗科主任刘宏担任主持,齐鲁医院放疗科博士后薛知易分享了《聚焦超声在硼中子俘获治疗脑胶质瘤中的增效性研究》,该研究为突破BNCT在脑肿瘤治疗中的药物递送瓶颈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为未来临床转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齐鲁医院青岛院区放疗科青年医师王芸作了《硼中子俘获治疗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报告,从研究趋势、国家分布、研究机构及热点演变等方面,系统梳理了BNCT领域的发展脉络。

专题学术会议后,举行了中子俘获学组成立仪式。福建省肿瘤医院潘建基院长担任学组名誉组长;程玉峰教授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魏启春教授共同担任学组组长;厦门弘爱医院洪俊强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刘志刚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李小波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穆向魁教授担任副组长。我院放疗科阎超副主任、宋庆旭副主任、齐鲁医院王涛副主任当选学组委员;我院放疗科杨爱洁副主任医师、齐鲁医院王锐卿副研究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海燕副主任医师担任学组秘书。
随后,程玉峰从学组发展概况、投稿情况、人员构成及未来工作计划四个方面作了详细介绍。他指出,中子俘获学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硼中子俘获治疗领域进入协同创新、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将有力推动BNCT等前沿技术的规范化建设与多中心协作。

回顾我院BNCT发展历程,2022年1月19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与凤麟核集团正式签约,联合成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子医学中心”,在国内率先推进中子精准治疗技术的临床转化。作为项目核心平台,BNCT装置落户于我院青岛院区博施楼负三层放疗科。经过多轮设备论证、动物实验、毒理安全评价、应急演练及严格资质审查,该装置已具备开展人体临床试验的全部条件。
2025年9月6日,“注射用硼法仑联合硼中子俘获治疗系统治疗复发或不可切除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及有效性的I期临床试验项目”正式启动。目前,项目已成功入组复发性头颈部肿瘤患者,即将启动BNCT治疗,标志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BNCT技术正式迈入临床应用新阶段。期待这一前沿技术持续发展,为更多肿瘤患者提供精准、高效的治疗新选择,带来新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