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齐鲁解“泌”之膀胱篇

2025-09-10 11:23泌尿外科

提到膀胱,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它是人体内名副其实的“小水库”,其容积一般在300-500ml。它位于盆腔内,“上游”是双侧肾脏,肾脏产生的尿液通过输尿管输送至膀胱暂时存储,待到膀胱“小水库”“蓄水”至一定程度时,可产生信号传递至大脑产生“尿意”,待条件允许时大脑发出指令调控膀胱“开闸放水”,膀胱内储存的尿液便经尿道排出体外。

膀胱不单是一个“空腔”,它还是一个复杂的“调控机构”,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构成,膀胱癌发生于膀胱最内层的黏膜层,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膀胱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膀胱癌男女比例约为3:1。

膀胱癌危险因素

1、高龄:据统计,膀胱癌患病的高发年龄为50-70岁。

2、吸烟:是目前膀胱癌患病的强相关因素,资料显示接近半数的膀胱癌患者有吸烟史,且烟龄越长,膀胱癌患病风险越高。

3、职业暴露:长期接触化学物质(染料、皮革、油漆、橡胶等职业)的人群膀胱癌患病风险增加。

4、膀胱慢性感染:膀胱结石、膀胱异物、长期留置尿管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膀胱内慢性炎症,会增加膀胱癌患病风险。

5、遗传因素:有膀胱癌家族史者,患膀胱癌的危险性增加。

6、其他因素:饮酒、不良饮食习惯、长期使用含苯类染发剂、药物滥用(含非那西汀等止痛药)等。

膀胱癌临床症状

膀胱癌患者的常见症状是无痛性肉眼血尿,血尿不一定连续出现,有时可能仅出现1次或几次后便自行减轻或消失,血尿颜色也深浅不等,部分患者血尿呈“洗肉水”样,也有的患者呈现“茶褐色”,甚至伴有血块。也可出现镜下血尿(即肉眼无法分辨,通过尿常规检验发现的血尿),少数膀胱癌患者伴有膀胱刺激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

膀胱癌的诊断

1、泌尿系彩超:B超可同时检查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等脏器,对于膀胱内0.5cm以上的膀胱肿瘤具有良好诊断效果,是常用的筛查手段。

2、膀胱镜:是膀胱肿瘤诊断的“金标准”,膀胱镜通过微小摄像头直接观察膀胱内部,便于确定肿瘤位置、大小、数量和形态等,可钳取可疑病变的部分组织送病理,指导后续治疗。

3、CT或磁共振:CT分辨率高,磁共振检查无放射性辐射,二者都有助于判断膀胱癌的浸润深度,以及评估有无周围组织侵犯、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4、其他检查:如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可发现新鲜尿液中的肿瘤细胞。

膀胱癌的治疗方式

根据肿瘤是否侵袭至膀胱肌层,可大致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约75%)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约25%)。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处于疾病相对早期,大多可通过经尿道手术切除肿瘤,术后辅助一段时间的膀胱内灌注治疗,以降低复发率。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一般推荐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但并非全部患者都需切除膀胱,部分患者可在专家评估后行放疗、免疫治疗等联合疗法“保膀胱”治疗。

膀胱癌问答

1、哪类人群容易罹患膀胱癌?

高龄、男性、长期接触化学物质或放射性材料、吸烟者及吸入“二手烟”者、膀胱慢性炎症者、有膀胱癌家族史者。

2、出现肉眼血尿就一定患膀胱癌了吗?

不一定,尽管大多数膀胱癌患者伴有肉眼血尿,但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凝血功能障碍、肾小球肾炎等也可导致肉眼血尿。排尿时应注意观察,发现血尿后及时来院就诊,结合其他检查手段明确自身病情。

3、如何预防膀胱癌?

戒烟;减少职业暴露:如果工作环境中容易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务必做好防护措施;多饮水,勿憋尿,减少尿液中有害物质对膀胱黏膜的刺激;健康饮食: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健康饮食习惯。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服务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