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充满“生命”的希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成立疑难罕见病中心

2021-04-21 00:00澎湃新闻

每天,数以千计的病人从山东省内、邻省城市赶来,这里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熙熙攘攘的人群勾勒出一幅幅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人间医事图”。

不同于普遍认知中的“大病难病要去北上广”,这里向来不缺从北京、上海等地返回的病人,而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疑难罕见病中心再次寻找“生命”的希望。

“让每一个患疑难罕见病的病人,能诊断,有药治,治得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长、疑难罕见病中心主任焉传祝教授告诉记者,这是中国罕见病联盟神经系统疑难罕见病专委会成立时,他为疑难罕见病治疗提出的期望与愿景。

如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成立7年多以来,已确诊、治疗、治愈的疑难罕见病例多达60种1300例,其中不乏国内首次报道的数种病例。

01

攻克确诊难题,如何应对不“罕见”的疑难罕见病?



2018年5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5部门联合发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2019年2月28日,中国首部《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正式发布,为121种罕见病诊疗提供依据。

目前全球已知的罕见病有7000余种,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罕见病的关注。

而在从事神经系统疑难罕见病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的焉传祝教授看来,这也象征着我国对疑难罕见病的诊疗工作跨过了新的时代里程碑。

“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医学上所认定的‘罕见病’发病比例乘以人口基数之后,数量庞大,可以说我国的疑难罕见病病人并不‘罕见’。”焉传祝教授解释说,罕见病的诊治难点在于诊断。

由于门诊时间短,医生不能很全面地了解病人的发病史,且不少疑难罕见病的病因与症状可能涉及到多个学科,诊断起来也十分困难。

“每一个疑难罕见病例,都是一道难题。”但对焉传祝教授和他带领的疑难罕见病中心专家团队来说,攻克这些难题却是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以脂质沉积性肌病为例,据介绍,在人体代谢过程中脂肪代谢相关底物或酶缺乏,肌肉里的脂肪就沉积,最终导致病人完全不能生活自理。但在临床诊断时,这种疾病很容易被误诊为“多发性肌炎”,导致延误治疗。

临沂的杨先生就曾因为误诊为“多发性肌炎”服用了近20年的激素,却仍反复受到病痛折磨。在北京专家的建议下,杨先生来到齐鲁医院青岛院区疑难罕见病中心,在该中心进行了神经肌肉活检病理诊断,杨先生被确诊为“脂质沉积性肌病”,后续采用的治疗方案也非常简单——病人服用维生素B2,就产生了非常好的疗效,治疗一到两个月之后,病人就能完全恢复了正常生活。

“神经肌肉活检病理诊断技术是齐鲁医院的特色技术,青岛院区开诊后,填补了青岛在这一领域的一项空白,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开展4000多例肌肉活检,青岛院区每年约有40例肌肉活检。”焉传祝教授说,很多疑难罕见病病人能得以精确施治,就是受益于神经肌肉活检病理诊断技术。

7年多来,焉传祝教授带领团队攻克了多项疑难罕见病诊断技术难关。2016年12月,齐鲁医院青岛院区获准建设青岛市线粒体医学实验室,成为国内首个以线粒体病的临床基础研究为主要方向的实验室,对线粒体病进行诊断,对线粒体的功能进行测定,开发线粒体病的治疗药物,探索线粒体功能和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疾病的关系。




02    

创新治疗方案,多学科会诊制度背后的协同诊治


疑难罕见病的诊疗难在哪?

“通常来说,疑难罕见病涉及到多个系统,仅由单个科室很难完成治疗。”焉传祝教授说,在这一认知基础上,齐鲁医院青岛院区组建了疑难罕见病中心,涵盖神经内科、血液科、内分泌科等疑难罕见病的“高发领域”,其目的便是通过多学科会诊制度,为病人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血液科主任袁成录教授解释说,如成人晚发型杆状体肌病,临床表现为肌肉乏力,诊断清楚后,某些亚型治疗方案却需要免疫治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020年底以来,医院已经接收了3例,也都通过此类治疗方案进行医治,3个月后,病人的肌力就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和改善。”袁成录教授表示,与之类似的还有心肌淀粉样变性,很容易被误诊为心肌病,其治疗方案也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因此,一个可以供病人集中咨询、诊断、治疗的平台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汇集起可能涉及到的多个科室的专家团队,共同为单个病例给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既可以减轻病人的负担,更能为后续的治疗及相似病例提供可借鉴的治疗经验。

据介绍,曾有外院医生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疑难罕见病中心学习交流一段时间后,回到原单位门诊收治了一例疑难罕见病,该医生表示,正是因为此前曾亲身经历过此类病例的诊断及治疗,才有把握收治。

“事实上,建立这样一个疑难罕见病中心也是齐鲁医院作为三甲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分级诊疗的要求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样作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的焉传祝教授如是表示。

通过这样一个平台,病人可以在网络上预约专家进行初步筛查,随后平台会匹配科室,视具体情况将病人进行收治入院。

“刚来齐鲁医院的时候我也曾经感到苦恼,无法把握临床与科研工作的时间处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大内科副主任、神经内科副主任赵翠萍回忆说,但当她真的看到疑难罕见病病人在经历了各个城市、各大医院的奔波劳碌,最终在这里得到正确诊断并医治成功的笑容时,赵翠萍深感责任重大,也对“临床与科研相辅相成”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而为了鼓励、培养年轻的医生人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设立了院内基金,将每年收入的1%用于支持青年医生的科研工作,医院已有三批十几位青年医生受益于“英才计划”出国进修,医院还通过“柔性人才引进”等措施延揽各类人才,聚力共谋发展。

焉传祝教授表示,医院也会出台相关政策,尽可能地鼓励医生收治疑难罕见病例。“这不仅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更是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疑难罕见病的关注度。”

03

推动疑难罕见病诊疗体系建立,让每个病人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希望

“每攻克一个病种,就意味着后续可能有成千上万的家庭因此受益。这种成就感鼓励着我们这些医务工作者投身于疑难罕见病领域,依靠强大的平台与团队,造福更多病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神经内科副主任李玲表示。

焉传祝教授回忆说,在30余年从医经历中,经常遇到罕见病病人带着十几份不同医院的病历,在全国各大医院来回奔波。

“无法确诊的痛苦,财力人力的损失,让病人和家人都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焉传祝教授说,而这也确立了他和团队致力于攻克疑难罕见病的初心——保障每个病人对自己病情的知情权,以及健康生活的权利。

2012年,青岛市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明确将罕见病纳入大病医疗保障体系中。而从2021年1月1日起,戈谢病、庞贝氏病和法布雷病等三种罕见病纳入青岛市全民补充医疗保险特药保障范围。

今年2月27日,中国罕见病联盟神经系统罕见病专委会正式成立,吸纳了全国各地致力于疑难罕见病诊治与研究的近60位神经病学专家,焉传祝被推选为第一届主任委员。他表示,这一联盟的成立旨在联合推动医务工作者对疑难罕见病的认知,推动神经内科与其他学科的交流,通过与其他社会组织如慈善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疑难罕见病病人诊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最终实现“能诊断、有药治、治得起”的目标。

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内分泌科副主任刘元涛介绍,目前,疑难罕见病的诊疗前景或许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明朗。

由于疑难罕见病中遗传因素占比较大,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实现对疑难罕见病精确诊断。通过早期干预,可以延缓甚至防止临床症状的发生,一旦发病亦可实施精准治疗。

“干细胞及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发展,有望成为治疗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疑难罕见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刘元涛说。

焉传祝教授也表示,通过联合遗传学科,降低病人后代再次患疑难罕见病的几率,推动“优生优育”的实现,减轻病人家庭负担。

“建立疑难罕见病中心,不仅是为了把病人集中起来,更是为了集中有效的医疗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焉传祝教授说,“通过我们的努力,全社会的关注,为疑难罕见病病人找到可治疗的方案,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这是从事这一行业的我们所能实现的‘最大的价值’。”

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疑难罕见病中心的病房里,有的病人正在进行康复训练,有的病人则满怀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准备出院迎接全新的生活。“他们都有光明的未来”,正如每日的朝阳,照耀着每一个前行在疑难罕见病攻克路上的医务工作者。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服务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