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女孩憋喘半月病因未明,齐鲁医院多学科接力成功抢救

2021-08-05 18:12供稿科室:品牌办 麻醉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图文作者:杨晓卫 高翔 孙睿杰 编辑:杨晓卫

如果不是穿着病号服,15岁的青岛女孩莹莹(化名)完全不像生病的样子,红扑扑的脸蛋上一双大大的眼睛,说话时嘴角上扬,声音又甜又脆。然而就在一天前,因为憋喘,这个花季女孩的生命一度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凋零。

看到女儿恢复得这样好,莹莹妈妈再三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的医护人员表示感谢,“谢谢你们,谢谢从门诊到急诊再到手术室和病房,所有的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是你们高度负责和高超技术救了我的宝贝女儿。”

术中,在麻醉医生配合下,医生小心翼翼取出异物,稍有不慎异物吸进肺里后果不堪设想。

15岁女孩突然憋气咳嗽,住院治疗多日症状无缓解

“护士护士,快救救我女儿,她憋得厉害,喘不动气了。”7月27日上午10点左右,我院门诊二楼护士站接到呼救,一位女士说她女儿严重憋气,状态很不好。护士立刻查看患者的生命体征,用轮椅将其护送至急诊医学中心抢救。

在急诊医学中心,女孩妈妈详细讲述了病史。原来半个多月前,莹莹就出现了胸闷、憋气等症状,然后是不停地咳嗽,还咳出了血丝,父母见状立即带她到附近的医院治疗。外院医生接诊后,检查体温正常,两次检查胸部CT示左肺下叶有斑片影、双侧胸腔积液,右侧主支气管内高密度影,同时,患者感觉自己的喉咙和耳朵都有些“扯得疼”,医生高度怀疑其过敏性哮喘发作,遂收入院给予化痰、抗炎、平喘等综合治疗。

然而,经过1周的住院治疗,症状并未减轻,“晚上睡觉也很难受,尽管一直带着氧气管,但睡一会儿就被憋醒了,换个姿势再睡,还是会再次憋醒,就这样一直循环往复。”莹莹妈妈说,一直治疗但不见起色,女儿打针的时候还会恶心呕吐,当妈的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于是在亲戚的推荐下,决定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进一步寻找病因,尽快解除女儿的痛苦。自行驱车来到我院后,莹莹妈妈挂了呼吸内科门诊,没想到就在等候期间,莹莹病情突然恶化。

急诊值班医生李训友接诊了患者并进行了详细检查,再三询问“最近是否发生呛咳,有无异物吞咽史”,答案都是否定的,但查体结果及患者症状不排除异物吞咽。因无法排除窒息和哮喘突然发作危及生命的情况,为了安全,医生建议她先急诊留观。患者同意留观后,抢救经验丰富的急诊医护人员立刻为患者开通静脉通路并吸氧,以备不时之需。

“罪魁祸首”竟是塑料笔帽,手术医生、麻醉医生联合迎接挑战

为尽快明确病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呼吸内科会诊医生均建议尽快行喉镜检查。急诊医生迅速联系了急诊喉镜,急诊内科孙胜男医生带着氧气袋、抢救箱与护士一起护送小患者到门诊4楼喉镜室进行检查。

检查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一枚指甲盖大小的红色笔帽静静地躺在声门下位置,堵住了气道,造成了患者呼吸困难,同时刺激气管引起咳嗽等症状。当务之急,是尽快通过手术将卡在气道口的异物取出来。

核酸检测、办理入院、术前准备、联系麻醉医生及手术室、手术医生到位……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此时女孩的呼吸也越来越急促,并且意识逐渐模糊,喘鸣音明显,出现“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由于上部气道部分梗阻所致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气管异物、喉水肿、白喉等),手术迫在眉睫。

手术之前,一道难题就摆在麻醉医生面前。气道异物取出过程需经过咽喉部,这就意味着手术医生需与麻醉医生共用气道,手术刺激强烈,操作时间无法确定,使得麻醉有较高的风险,一旦发生意外就会面临着既不能气管插管又无法通气,造成窒息甚至心跳骤停的风险,这给麻醉医生的气道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但患者病情危急,手术必须马上进行,接到手术申请后,麻醉科主任李建军教授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了麻醉方案,准备进行静脉全麻,保留自主呼吸,并预备紧急气管切开;同时考虑患者发病时间较长,痛苦难耐,少量药物即可缓解其不适,安静配合手术操作,李建军教授减少了镇静镇痛药物用量,避免引起呼吸抑制,同时为缓解患者手术操作过程中的不适,给予充分表面麻醉(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分3次喷撒于口腔黏膜、舌根部、双侧声带及声门下)。

手术开始,由于异物位于声门下,对手术医生操作水平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异物吸入肺部,后果不堪设想。医生在术前充分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做好手术预案,将风险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得到了家属的充分信任与支持。入院后约2小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刘大昱教授为患者实施急症“支撑喉镜检查+气管异物取出术”。术中挑起会厌,暴露声门,见声门下红色塑料异物,周围白色粘稠分泌物,以异物钳取出约1平方厘米大小塑料笔帽,声门下粘膜糜烂,周围支气管粘膜充血红肿并有脓性分泌物,检查主气管通畅,无异物残留,手术顺利结束。

得益于我院麻醉科丰富的困难气道管理经验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精湛的手术操作技术,整个手术过程,患者耐受良好,无明显不适,无呼吸抑制等相关并发症,顺利闯过难关,术后患者安全返回了病房。

取出的异物

“当时我迷迷糊糊的,但有一些意识,一开始大家都屏住呼吸很安静,但取出来之后,我立马呼吸通畅了,也能听到手术室里的医护人员都很高兴。”莹莹回忆说。

术后第1天,莹莹的生活完全恢复了正常,正常饮食饮水,无呛咳,声音无嘶哑,精神很好,与照顾她的医护人员有说有笑。但因异物吞入时间太久,引起了部分炎症,仍需进行抗感染治疗。

术后第2天,莹莹顺利出院。至此,一个笔帽引起的轩然大波告一段落,莹莹也迎来了新的学习和生活。

一次意外险酿大祸,医生提醒“吞咽异物”不要凭经验处理

就诊过程中,莹莹及父母为什么再三否认曾经“吞入异物”呢?他们也并非刻意隐瞒,只是没想到异物会卡在气管里。

还记得半个多月前的那天下午,喜欢绘画的莹莹正在家中和小伙伴一起画画,突然感到一阵眩晕,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父母担心晕过去的女儿咬到舌头,情急之下,就近拿了绘画的彩笔放到她口中。不一会儿,莹莹醒过来后,一切如常,一家人也没太在意。直到过了几天,莹莹绘画时发现有一只彩笔的尾端笔帽不见了,到处找也找不到,也曾跟父母提出是否吞下去了,但这个想法很快被否定了。

莹莹妈妈说:“小时候孩子也经常会将小扣子、小硬币等吞进肚子里,过几天就会跟大便一起排出来,所以当时根本没在意。那么小的笔帽,即使吞进肚子里了,也会排出来。”但让他们一家没想到的是,吞进去的笔帽并没有进入食道,而是正好卡在了声门下,堵住了气道,引起了憋气,长期的刺激进而引发了咳嗽和炎症,最后甚至直接威胁到了女孩的生命安全。

由于吞入的异物是塑料制品,所以多次的CT检查也未发现异常。医生表示,希望通过这个病例给大家提个醒,活动的笔帽一定注意正确使用,不要用嘴巴咬食,以免使用不当威胁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提醒各位家长朋友,不要凭经验处理孩子“吞咽异物”的情况,感觉不适一定尽快就医,详细介绍病史。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服务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