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百姓的24小时“护心使者”
2019-06-13 00:00半岛都市报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急性完全闭塞引起的心肌坏死,由于这种疾病来势凶猛、发作快、死亡率高,对该病的救治堪称“与时间赛跑”。但现实情况是,由于患者对急性心梗认识不足,往往错过最佳的救治时机。急性心梗该如何救治和预防?让我们走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心内科副主任由倍安教授。
从医20载挽救生命无数
由倍安教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诊治。开展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10余年,带领团队优质高效地完成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冠状动脉造影术、血管内超声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包括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斑块旋磨等技术操作。带领团队独立完成了青岛市首例血管内超声术、首例冠脉内斑块旋磨术、首例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逆向介入治疗术等青岛市新技术,在上述技术操作方面处于山东省领先地位。从医以来,他从死神手中挽救生命无数。
在临床工作中,由倍安教授经常遇到的情况却是,急性心梗病人一旦发病,在面对是否该听从医生建议接受介入治疗的选择关口,病人或家属常常会犹豫不决,甚至担心支架滥用的问题。
“支架并不是十全十美。在决定是否进行介入治疗的关口,医生会严格把握患者的指征,选择最趋于合理的方案。”由倍安教授说,是否放置支架的具体标准,首先是患者血管的狭窄程度,如果血管堵塞在90%以上且在关键部位,就一定要放置支架;对那些比如血管堵塞50%到70%的患者,要有心肌供血不足的确切证据才能放置。另一条标准是患者本身的病情。有些患者血管的狭窄程度尽管看起来不太严重,但有很多不稳定的斑块,会有致命的隐患,虽然堵塞不到90%,放支架的获益也要远远大于弊。
“心脏支架介入手术并不可怕。急性心肌梗死时,有效的支架植入能极大减少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由倍安教授说,但并非所有类型冠心病都需要支架治疗,这需要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来把握和评估。
遇到这些症状要警惕
患者如果发现身体不适,应该如何及时判明病情、及早救治呢?
据由倍安教授介绍,急性心梗的典型表现是突然出现胸闷、胸痛或者无法言表的一种胸部不适和压迫感,常有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这种不适往往持续时间较长,一般都超过20分钟或半个小时不缓解。而有些患者的症状不典型,可以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牙痛,误以为得了胃病或牙病,其实不然,出现这些情况都要抓紧就医。
“值得注意的是,约有三分之一的急性心梗会有前兆。有既往冠心病史的,表现为再次出现新的症状,或者原有的胸痛发作频繁,持续时间延长,本来两三分钟症状就能过去,急性心梗时可能十分钟也不缓解;另一种情况是平时健康,突然出现胸部不适,有些表现为疼,有些表现为闷,有些表现为无法言表的不适,也要及时就诊。”由倍安教授说,为抢夺黄金救治时间,齐鲁医院(青岛)心血管病中心24小时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有近20名省内知名心血管病专家每周7天坐诊。
心梗患者的自觉、自救非常重要。由倍安教授介绍,一旦怀疑急性心梗发作,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停下手头工作,静卧休息,严禁走动,不要惊慌,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给家人打电话,尽快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如果身上带有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也可舌下含化,以起到扩张冠脉血管减轻症状的作用。
预防需养成良好生活方式
心血管疾病该怎么预防?
“上医治未病,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的基础。”由倍安教授说,“在2019年3月份美国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对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在生活方式这方面,就提到了饮食、运动加戒烟。”
所谓良好的生活方式,主要有三条:饮食是首位,不吃太饱、不吃太油腻、多吃蔬菜水果;第二要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快步走、慢跑或者自行车骑行,一天至少要半小时到一小时运动时间,每周至少坚持5天;另外要注意戒烟,这一点非常重要。
专家简介:
由倍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心内科副主任,房颤中心主任,胸痛中心医疗总监,主任医师,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
坐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