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余医学专家相约岛城 聚焦疑难罕见病例诊治
2018-12-07 00:00大内科
在医院开诊五周年到来之际,经过前期精心的准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大内科于2018年12月2日成功举办了第一届齐鲁大内科疑难病例论坛,21家医院共171位内科专业的专家参加讨论。
我院副院长焉传祝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他充分肯定了大内科系统组织的疑难病例讨论形式,指出疑难病例讨论对学科发展、执业医师的临床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鼓励形式多样的以病例讨论为基础的学术交流活动。
大内科主任何兰杰教授表示,将我院内科系统的疑难病例和与会专家进行讨论,分享我们的诊疗经验和教训,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搭建起区域性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疑难病例的资源分享、协作讨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携手发展,进一步提高对内科少见病、疑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会上,来自我院心内科的张森医生、神经内科的孙珊珊医生、内分泌科的马文杰医生、泌尿内科的高兆丽医生、血液科的刘璐医生、风湿科的王妍妮医生和消化科的刘建伟医生七位青年才俊,先后登台汇报,向与会专家展示了医院内科系统提供的疑难少见病例,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和好评,展现出医院追求术业求精的优良传统和锲而不舍的精神面貌。
病例汇报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展现出青年医师“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自信风采。一例例疑难病例恰如一桩桩尘封的悬案,在抽丝剥茧的探求中逐渐显露出疾病真实的面貌,尽显医学的魅力。
病例展示
心内科一例病情进行性加重的心力衰竭患者,细心的主管医师发现其心肌肥厚的超声表现与低电压的心电图不相匹配,由此推翻了多家医院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并最终通过多学科协作确定为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心脏淀粉样变性。神经内科医生锲而不舍通过“晒尿”鉴别出急性间歇性卟啉病的过程妙趣丛生,体现出疑难罕见病的诊断不一定需要高精的技术,需要一丝不苟、认真耐心。 内分泌科一例患者因全身骨痛、多发骨折就诊,经过化验检查发现了是肾小管吸收功能障碍导致的低磷性骨软化症,从而诊断Fanconi综合征,主管医师并没有就此满足,而且继续对肾血管功能障碍的病因穷追不舍、抽丝剥茧,最终找到了抗乙肝药物阿德福韦酯这个罪魁祸首。
泌尿内科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贫血在泌尿内科是常见病,很容易想到是高血压肾病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贫血,泌尿内科提供的溶血尿毒综合征的病例让人深思,先入为主的解释往往是疾病给我们的假象,而突破点常常是一些疾病不能解释的细微异常。 血液科POEMS综合征以多系统受累为特点,多学科协作往往能找到这类疾病诊治的突破点,更反映出医学专业愈加细化的今天,内科医师在追求专业化的同时需要掌握内科系统多专业的基础知识。
消化内科提供的案例是现代诊断技术与患者临床特征完美结合来解决疑难病例的体现,强化CT的影像学特点帮助我们发现布加综合征,反复的、有针对性的病史询问最终帮助我们找到罪魁祸首竟然是“土三七”,从而避免了误诊误治。
风湿科IgG4相关疾病的病例更是引起了与会专家的高度重视,就如何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早期诊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内科主任、内科学系副主任曾学军教授充分肯定了我院在疑难罕见病诊治中所体现出的高超诊疗水平。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海军第971医院、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等医学专家有针对性地对疑难病例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热烈讨论,让参会的各级医师感受到了头脑风暴后的醍醐灌顶而意犹未尽。
此次论坛反响热烈,取得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成果,掀起了青岛地区各医院对内科系统疑难罕见病例讨论的热潮,搭建起区域性学术交流的平台,多位参会代表表达了对第二届齐鲁大内科疑难病例论坛的期待,展现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各学科高水平发展的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