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心梗,早识别,早救治

2018-11-30 00:00心内科

    中国医师协会携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于2014年确定每年的11月20日为“心梗救治日”。2018年11月20日是第五个心梗救治日,为了让大家更充分的了解心肌梗死这一疾病,我院心内科举行了心梗救治日义诊活动,心内科副主任由倍安教授带领团队医师孟庆峰、王浩、张森、徐兴晟等为前来咨询的患者进行答疑解惑。


    对于急性胸痛患者来说,早识别、早呼救、早确诊、早救治十分关键,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延误,都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1120”有两个寓意:一是“有胸痛,我要拨打120”,即胸痛是心梗发作的标志性症状,急性心梗发生后要立即拨打120;二是“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即急性心梗从发病到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将每年的11月20日设立为心梗救治日。


    胸痛是心梗的最常见表现。除此之外,心梗还有很多种其他症状或体征。了解心肌梗死的早期预警征象对尽早救治至关重要。同样的疾病,不同的人表现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个体差异。有些心梗起病并不是像暴风骤雨那样,而是慢慢出现的,因此不会像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样戏剧性的表现。有时,当心梗来临时,患者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有些再发心梗患者的临床表现也跟第一次发病不一样。


12种心梗早期预警信号要知晓:

    1.胸部不适  可能是胸痛、胸部胀满感或者压迫感等,症状通常持续超过数分钟,可能会缓解然后再次出现症状;可放射至手臂、背部或头颈部。女性和男性一样,胸痛是最主要的心梗症状,但女性比男性更常出现恶心、气短和下颌疼痛等其他症状。

    2.其他部位疼痛  很多心肌梗死患者的疼痛症状是从胸部开始,然后蔓延到肩部、手臂、肘部、背部、颈部、下颌部或腹部。但有些患者可能没有胸痛,而仅有其他部位的疼痛,或者疼痛部位发生变化。例如下颌疼痛、牙痛和头痛等。

    3.气短  气短、喘息也是心梗发作时的常见症状。气短可发生在心梗前或发作期间,有时与其他心梗症状相关,可不伴胸痛。

    4.恶心  恶心是心梗的非常见症状,有时可伴有呃逆、呕吐,有时患者会描述为“消化不良”或者像感冒了一样。女性比男性更常报告这种不典型心梗症状。

    5.呕吐  恶心加重,可能出现呕吐。

    6.上腹部不适  这种腹部不适可能是沉重感,而不是尖锐的疼痛,往往持续数分钟以上,可不伴胸痛。

    7.出汗  全身冷汗淋漓是一种常见的心肌梗死症状。

    8.烧心,嗳气  如果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进食没有关系,而与劳累、情绪变化有关系,且平时没有真正的胃病史,这时应注意是否有心梗的可能。

    9.咳嗽  持续的咳嗽或喘鸣可能是心力衰竭、肺水肿。某些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咳血痰。

    10.水肿  心力衰竭可有体液潴留,导致肢体水肿和体重突然增加,通常表现为足部、脚踝、下肢或者腹部水肿;有时会伴食欲不振。

    11.难以形容的不适感  有的患者描述为疲劳,虚弱感,头晕,伴或不伴晕厥;有些感到焦虑或恐慌。

    12.无症状  大约1/4的心梗为沉默型,没有胸痛或新发症状,多见于糖尿病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心梗同样是致命的,患者可能突发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心源性休克或猝死,不可掉以轻心。

    为了更好的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我院成立胸痛中心,成立急诊PCI团队,能够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开着急性心梗急诊介入手术,用最短的时间为患者开通血管,大大提高了心梗患者的生存率、改善了患者预后。救治心肌梗死任重而道远,只有让老百姓充分的认识这个疾病,才能够更好的预防和救治心梗。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服务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