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成功抢救一例急性心肌梗死伴电风暴患者
2017-05-31 00:00心内科
2017年5月3日,78岁的患者辛阿姨突发出现持续的胸痛,并且逐渐加重,于凌晨拨打120电话来到我院急诊科,心电图显示下壁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提示患者的一支冠状动脉突发急性闭塞,病情危重,最好的治疗方法即为行急诊介入治疗,尽快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急诊科医师迅速联系到心内科住院总医师,并联系心内科介入团队、导管室护士、技师等人员,在凌晨时分30分钟内便已到位,迅速将辛阿姨转运至导管室行冠脉造影,造影结果与心电图的判断一致,患者右冠状动脉近端即已完全闭塞,其内充满血栓。正当术者将造影结果告知在外焦急等待的家属时,此时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心电监护提示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及生命严重并发症,在场的医生、护士反应迅速,有人心脏按压,有人准备除颤仪,护士则推来抢救车,按医生的医嘱推注药物,经过心肺复苏、除颤后辛阿姨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但是正当医护人员们准备松口气之时,患者心电监护又出现频发的室早、室速,并很快再次出现室颤,再次给予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后,患者心律再次恢复正常,但每次除颤成功后维持数秒便再次出现室颤,反反复复的室颤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绷紧了神经,原来是患者心梗后出现的可怕的交感电风暴,万一有一次室颤后不能恢复正常节律,也就预示着患者的死亡,而患者的右冠状动脉不能开通,则室颤就很难消失,心内科介入团队及导管室的技师、护士坚持不懈的抢救,应用药物延长患者维持正常节律的时间,经过40余次紧张的心肺复苏、除颤,终于利用室颤间歇的数分钟内置入了支架,开通了患者的右冠状动脉,在药物的配合之下,患者终于不再室颤,从死神手里夺回了生命。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越早开通血管,坏死的心肌便越少,死亡率越低,预后会大大改善。我院心内科自青岛院区开业以来,便坚持每周7天、每天24小时(7×24)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通生命通道。不论何时,只要有符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指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院,便能30分钟内组织心血管介入团队及导管室团队到位,为患者行急诊PCI。目前已成功抢救了数百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另外,我院心内科与青岛市急救中心合作,建立了齐鲁心梗救治院前院内交流微信群,纳入了青岛及周边地区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及我院心内科、急诊科医师,通过该微信群能够协助院前急救医师第一时间诊断疑难心电图,并且当120接诊医师明确患者为心梗时,可第一时间通知心内科介入团队。当患者到达医院时,导管室的设备及人员也已到位,能够最大限度的缩短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的时间,并率先应用救心Express App软件,录入急性心梗患者的相关抢救数据,统计分析后总结经验,并可查阅不同环节的耗时,以便更好的改进救治流程,从而更多地拯救心梗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