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开展经微创通道显微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016-12-14 00:00脊柱外科
我院脊柱外科郑燕平主任团队近日应用微创通道、显微镜下行髓核摘除术。手术过程:1、患者全身麻醉,采取俯卧位,透视定位手术节段,常规消毒铺巾。2、取腰椎后路正中切口长约2.5cm,分离显露责任手术节段椎板及椎板间隙。3、置入微创工作通道,摆放显微镜,磨钻开窗显露突出的髓核组织。4、显微镜下摘除髓核组织,术野止血,冲洗,逐层缝合手术切口。5、苏醒患者,安放病房。手术时间(从切皮到缝皮)约35min,术中出血约15ml,术后患者症状缓解明显,可佩戴腰围下地活动。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导致腰腿痛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严重的患者无法正常行走,甚至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案为: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经过严格正规的保守治疗后,患者症状仍未明显减轻或症状反复发作,可考虑手术治疗。国内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案主要分为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微创髓核摘除术逐渐成为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流手术。实施微创技术需借助一定的设备,比如椎间孔镜设备、椎间盘镜设备、微创工作通道、穿刺介入设备、头灯放大镜设备等。
虽然目前技术达到手术切口的缩小,但是手术视野放大倍数、手术助手操作及临床教学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解决上述问题,我院脊柱外科在郑燕平主任带领下,科室开展经微创通道显微镜下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在保持原手术切口大小的前提下,手术视野进一步放大到10倍多,镜下神经根、硬脊膜、微小血管及粘连组织更加清晰,更进一步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相对于椎间孔镜技术、椎间盘镜技术,应用显微镜技术年轻大夫学习曲线短,方便助手参与与临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