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开展肌骨超声与新型无创影像学检查技术

2016-12-27 00:00超声科

    肌骨超声是检查肌肉、肌腱、神经、骨骼、关节等组织疾病的超声新技术,具有经济、便捷、重复性好等优点。与MRI相比,肌骨超声分辨力更高、可以动态观察,是肌肉、神经、关节等组织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肌骨超声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损伤:大多数运动引起的肌腱损伤,超声均可得到明确的诊断,如冈上肌撕裂、膝关节副韧带撕裂、肱二头肌撕裂、腓肠肌撕裂、腘绳肌撕裂、跟腱断裂等。 


    2.肌腱炎性病变及肌腱附着点炎:慢性劳损或风湿免疫类疾病引起的肌腱病和肌腱附着点炎。如跟腱炎、网球肘、高尔夫球肘、妈妈手、类风湿引起的屈肌腱腱鞘炎等。 


    3.外周神经病变:包括神经卡压、神经肿瘤、神经炎症及神经创伤性等病变。 



    4.痛风的诊断与评估:超声可以发现尿酸盐在关节面及滑膜的沉积。

 

    5.炎性关节病变的评估(如类风湿):超声可以发现并评估关节的炎性病变,为临床诊断及治疗评估提供依据。


    另外,超声科近期又开展一项新型无创影像学检查技术,被誉为超声微循环血管造影,它比普通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提供更丰富、更明确的诊断信息。

    超声造影是一种新型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被誉为超声医学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目前实时显示组织微循环灌注最佳的影像学技术,超声定性诊断的金标准.

    超声造影就是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来增强人体的血流散射信号,实时动态地观察组织的微血管灌注信息, 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并对病变的良恶性进行鉴别。

    临床应用特点如下:

    1. 实时动态灌注显像,避免时间取样误差和呼吸影响。

    2. 空间分辨率高,可探测到更多病灶。提高微小病灶(尤其是<1CM的肿瘤)的显示率,最小显示病灶只为0.3CM,这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

    3. 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不受碘油浓度干扰,敏感性更佳。

    4. 使用剂量小,无须皮试,无X线辐射和肝肾毒性,安全可靠。特别适用于肝、肾功能不全及肝肾器官移植或急性胰腺炎患者等。

    超声造影已广泛用于临床多个领域,目前我们已开展的超声造影项目有:

    1. 肝、胆、胰、肾、甲状腺、乳腺等肿瘤的定性诊断。

    2. 手术疗效评估:在手术前对病灶进行定位、分析,治疗中及治疗后进行疗效监测,术后评估(如是否有残留肿瘤组织或复发。)

    3. 动态监测肿瘤生物、化学、放射治疗的疗效(超声造影为功能和结构显像,优于单纯的解剖成像。)

    4. 观察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态学改变,鉴别诊断其性质(帮助判断是否为易损斑块),准确判断狭窄程度,有助于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的风险及监测治疗效果。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服务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