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六)

2016-07-05 00:00市卫计委

    11.如何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的调控、引导和制约作用?

    医疗保险在发挥共济作用,分担患者就医经济负担的同时,作为医疗服务第三方购买者,在引导医疗服务行为,调控医疗费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时,必须加强医保改革的联动,通过加大支付方式改革力度,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引导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合理诊疗,主动控制医疗费用,节约服务成本。一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按服务单元、总额预付等复合型付费方式,逐步减少按项目付费。鼓励推行按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付费方式。试点城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要覆盖区域内所有公立医院,并逐步覆盖所有医疗服务。同步扩大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和住院患者按病种付费的覆盖面。二要建立谈判和分担机制。加快建立各类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之间公开、平等的谈判协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结合谈判机制科学合理确定支付标准。三要引导提供适宜服务。逐步扩大纳入医保支付的日间手术和医疗机构的中药制剂、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服务成本。四要加强对服务行为的监控。建立健全医疗保险服务监控标准体系,针对不同支付方式明确监管重点环节,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服务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加大对骗保欺诈行为的处罚力度。

    12.政府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中,需要重点落实哪些投入责任?

    为了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改善和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各级政府都将努力调整支出结构,落实政府投入责任。一是各级政府要落实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城市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投入。二是各级政府要对城市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支边和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等公共服务经费。三是各级政府要落实对中医院、传染病院、精神病院、职业病防治院、妇产医院、儿童医院以及康复医院等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服务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