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完成山东省首例小儿胃镜引导下腹腔镜贲门失弛缓症微创手术

2014-04-16 00:00小儿外科

    近日,我院小儿外科成功为一例15个月先天性贲门失弛缓症患儿实施了胃镜引导下腹腔镜下食管下段及贲门黏膜外肌层切开手术,开创了山东省该术式的先河,日前,患儿已经顺利出院。

    患儿女性,15个月,1胎,足月顺产,生后3吸水后偶有呕吐;2个月时有食乳后轻度呕吐;4个月后渐加重,至食乳后3分钟左右即吐,呕吐症状逐渐加重,患儿来就诊时体重8.5kg,明显低于正常年龄儿童,家属非常着急。

    患儿入住我科后完善上消化道造影、胃镜等检查后诊断为贲门失迟缓症,贲门失弛缓症在成年患者并不少见,但先天性婴儿贲门失弛缓症非常罕见。患儿饮食越来越差,需要尽早手术治疗,家属曾多方咨询其他医院的老专家,得到了手术需要开胸的消息,让只有1岁半的孩子接受如此之大的手术,家属感到既紧张又害怕。

    不过在了解患儿病情和相关检查资料后,儿外科张蕾主任认为患儿可在腹腔镜下实行手术治疗,从而不需要开胸,这让患儿家属非常激动,完善术前准备后2014325日,患儿在全麻行胃镜引导下腹腔镜下食管下段及贲门黏膜外肌层切开术术后24小时患儿开始胃管饲食流质饮食,术后3天复查上消化道造影显示无反流现象后患儿开始经口进食,第一次吃饭时,患儿家属显得小心翼翼,生怕再出现以前那种呕吐现象,可家属很快发现,患儿吞咽非常顺畅,完全没有了术前那种呕吐现象,手术效果立竿见影,这让家属一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术后第七天,患儿治愈出院,看着患儿完好如初的腹部,想到患儿完全正常的饮食,患儿家属不由得向医生们竖起了大拇指。

    儿外科张蕾主任介绍,贲门失弛缓症是相对少见的一种食管疾病,传统的手术方式主要是开胸手术,有时也采用开腹手术,都是典型的巨创手术,切口大,创伤大,病人痛苦大,恢复缓慢,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很多微创外科医生们开始尝试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手术方式逐步成熟和定型,并且在发达国家率先进行了推广,目前这种极其微创的胃镜引导下腹腔腔镜下食管下段及贲门黏膜外肌层切开术已经成了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术式,该术式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美观等优点,尤其适合儿童和婴儿。遗憾的是,由于省内儿外科技术水平和观念的落后,目前开展这种腹腔镜下微创手术的医院还很少,为保证手术效果,手术中需精准行食管肌切开和胃底折叠缝合,手术精准度、技巧要求高。此次该患儿的手术也是我院儿外科在山东省率先开展的新手术,填补了山东省儿外科的空白,同时也是我院多年来高度重视微创外科发展,紧跟学术前沿的又一结果和体现,标志着微创外科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服务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