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来了,应如何应对

2023-03-07 18:26齐鲁药学微信公众号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每年10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流感”“感冒”:我们不一样  

流感和普通感冒不同,起病急、传染性强、危害大。

轻症流感和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流感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

流感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可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少数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坏死性脑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而死亡,尤其是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和慢性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毒活疫苗(LAIV3)。

三价疫苗覆盖甲型毒株和乙型毒株中的一个系,四价疫苗可全覆盖甲型和乙型毒株。

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对6个月以下的婴儿来说,目前还没有适合他们的流感疫苗,所以更应该让与他们亲密接触的人们接种疫苗来减少传染风险。

建议优先接种人群  

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疾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高危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注:孕妈妈在怀孕期间患流感除了会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还会增加早产及胎儿死亡、胎儿先天畸形的风险。接种流感疫苗,不仅可保护孕期患流感的风险,也可通过胎传抗体保护6月龄内无法接种流感疫苗的新生儿免于罹患流感。所以排除禁忌后建议任何阶段的孕妇都应接种流感疫苗。

疫苗接种时机  

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和持续时间不同,建议在流感疫苗上市时,流感季节来临前尽快接种,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就不会得流感了?  

不是的。

(1)流感疫苗是用计算机根据变异趋势模型而预测出来的,而且流感病毒的变异性大,因此,有效性约为40%-60%,所以即使接种了,也有可能仍然会患上流感。

(2)一般接种疫苗后2-4周后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如果刚接种就感染了流感病毒,这时体内还没有产生足够的抗体,也有可能患流感。

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吗?  

是的。

(1)流感病毒有许多变异种类,每年权威机构都会对流感进行监测,预测出下一年可能流行的病毒株。所以每年的流感疫苗是不一样的,每年都应该接种。

(2)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但抗体数量在接种6-8个月后会慢慢减少,保护作用逐渐降低,所以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有没有危险?  

流感疫苗为灭活疫苗,只含有抗原成分而没有病毒的活性存在,安全性良好。

但注射后可能有局部反应,如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等,全身反应如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一般轻微且有自限性,严重不良反应非常罕见。

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  

对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或有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史者;

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以及发热患者;

既往接种流感疫苗后6周内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

以下人群禁止接种减毒活疫苗:

1.因使用药物、HIV感染等任何原因造成免疫功能低下者;2.长期使用含有阿司匹林或水杨酸成分药物治疗的儿童及青少年;3.2-4岁的哮喘儿童;4.孕妇;5.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6.接种前48小时使用过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者,或接种前5天使用过帕拉米韦。

能不能同时接种其他疫苗?  

1.接种灭活流感疫苗者:和其他灭活疫苗及减毒活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带状疱疹疫苗、水痘疫苗、麻腮风疫苗、百白破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2.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者:必须间隔28天以上才能接种其他减毒活疫苗;

3.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间隔大于14天。

4.如正在或近期曾使用过任何其他疫苗或药物,包括非处方药,接种前应告知接种医生。

没接种流感疫苗,可以用药物预防流感吗?  

可以。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中指出,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

建议对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且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建议暴露后48小时内用药。

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剂量同治疗剂量,每天一次,使用7天)。

如果是普通感冒,奥司他韦没有作用。

对症治疗  

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应用解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治疗。

抗病毒治疗  

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者,因尽早经验性抗流感病毒治疗。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抗流感病毒药物: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吸入喷雾剂)、帕拉米韦(静脉制剂)

2.RNA聚合酶抑制剂: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

3.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

4.M2离子通道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对目前流行的病毒株耐药,不建议使用)

妊娠期妇女首选奥司他韦,药物不良多为恶心、呕吐和头痛,一般可自行缓解。

一般预防措施  

  •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 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 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
  • 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

参考文献:

  • 1.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
  • 2.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
  • 3.成人流行性感冒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 4.成人流行性感冒诊疗规范急诊专家共识(2022版)
  • 5.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服务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