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不耐受 ≠食物过敏
2019-07-05 16:01中国医药报
食用某种食物后,突然出现恶心、腹痛和呕吐等表现,全身或局部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丘疹,红痒肿胀,鼻、咽或眼睛发痒,哮喘,心慌,甚至昏厥、休克,严重时危及生命,这可能是食物过敏惹的祸。如果下次摄入同种食物后再次出现以上不适症状,就是食物过敏的典型特征。
据估计,全球近30%的人一生中会经历一次或多次食物过敏,成人和儿童的患病率分别为1%~3%和4%~6%。而食物不耐受更为普遍,至少5%的成年人和8%的儿童发生过食物不耐受,且可能因其症状的隐匿性而被严重低估。
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都是因摄入某种食物(或其中某些“正常”的成分、添加物)而引起的特殊异常反应――食物超敏反应,婴幼儿和儿童更易出现。这种反应与食物中的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成分如细菌或霉菌毒素、病毒、化学污染物等无关,也与因主观厌恶某种食物而引起的心理反应无关。
但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又是有区别的。
诱发机制不同
食物不耐受主要是由于人体缺少某种消化酶,或自身消化道存在问题,而引起的非过敏性的食物超敏反应。当食物进入消化系统后,某些食物大分子不能被充分消化,刺激胃肠道黏膜淋巴组织产生免疫球蛋白G(IgG)并与之结合形成大量的免疫复合物而引起组织、器官慢性炎症反应。
食物过敏是由食物中的过敏原引起的速发型过敏性免疫反应。这些过敏原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认定为外来入侵者,会产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E对抗,导致多种症状迅速出现,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诱发的食物或成分不同
最常见的食物不耐受是乳糖不耐受。由于人体肠道乳糖酶缺乏,牛奶中没有消化的乳糖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发酵分解产气,引起腹胀、不规则疼痛和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其次是因二氨基氧化酶缺陷引起的组胺不耐受,在摄入富含组胺酸或组胺的食物后,组胺蓄积,引起支气管痉挛、鼻黏膜充血、低血压、心律失常、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症状。此外,谷物麸质如全谷物、玉米等,以及豆类、坚果和种子、茄科植物、酒精和一些食品添加剂等,也可引起食物不耐受。
引起食物过敏的过敏原多是食物中特定的蛋白质,常见食物有花生、坚果、鸡蛋、牛奶、海鲜,其次是鱼类、芝麻、大豆、小麦等,部分水果蔬菜如莴苣、芹菜、菠萝、芒果等也会引起过敏。
临床表现不同
食物不耐受可发生在进食后半小时之后,通常在数小时到数天之后,发病缓慢、隐匿,症状多样,比如皮疹、荨麻疹等皮肤症状;鼻塞、哮喘、咽部异物感等呼吸道症状;口腔溃疡、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正因为如此,食物不耐受易被忽视,被称为人体健康的隐性“杀手”。
食物过敏在接触到过敏原后的几分钟至数小时内就会出现,发病急,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嘴部皮疹、脸部红肿和体表荨麻疹等,以及呼吸道水肿、鼻炎、咽喉干痒疼痛、呼吸困难、哮喘、血压下降、呕吐,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过敏性休克和死亡。此外,食物过敏具有“记忆”效应,当第二次接触过敏原时,即使少量也可迅速引起严重的反应。
处理方式不同
出现食物不耐受或过敏时,可到医院检测食物特异的IgG和IgE抗体,可以较好地区分出不耐受或过敏性食物。防止食物不耐受的方式比较简单,那就是饮食调整,避免不耐受食物及含有不耐受食物成分的各类食物并坚持半年,多数人症状可完全消退。此后可尝试逐步轮替、回添少量不耐受的食物,有可能实现逐步适应和耐受。
食物过敏往往具有长期甚至终生“记忆性”,因此需要更为严格地避免过敏原并长期坚持,必要时采用药物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