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医生提醒这些人不宜吃粽子
2019-06-10 11:01中国疾控中心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食之一。
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传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粽子有哪些营养价值?
粽子营养丰富,其营养成分因其大小、口味而异。大体而言,每100g粽子中营养成分如下:
热量215-287(千卡)、 脂肪2-5(克)、 蛋白质4-6(克)、碳水化合物30-50(克)、纤维0.1-5.0(毫克)、维生素E 0.5-1.3(毫克)、烟碱酸0.2-20(毫克)、尼克酸1.9-2.3(毫克)、钠500-700(毫克)、钾700-800(纳克)、钙13-26(毫克)、锌1.5-2.0(毫克)、硒2.0-2.7(微克)、铁2-5(纳克)、镁34-49(毫克)。
粽子怎么吃才健康?
1、补充能量:含碳水化合物,能迅速为身体提供能量。
2、提高免疫力:蛋白质,是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为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份。
3、祛脂降压:使血压更易控制,并使毛细血管扩张,血黏度降低,微循环改善。能软化和保护血管,有降低人体中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
哪些人不宜吃粽子?
粽子清香淡雅,软糯滑腻,口味多样,颇受人们喜爱。然而,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油性及黏性较大,过量进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不可贪食。粽子蒸或煮熟后,能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进食后会增加消化酶负荷,兼之其性温滞气,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故以下人群最好不食或少食:
1、心血管病患者: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如果一定要吃尽量选择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吃时要细嚼慢咽,便于消化。
3、胃病、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过于油腻的粽子,也会引起消化不良、胀气,使疾病加重。
4、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