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手札】懂事女孩不想“麻烦”父母戳痛了谁?

2019-12-12 16:46心理科

    今天这个案例中的姑娘,今年开始上高一。

    这是一个安静、瘦弱的姑娘,由爸爸陪着来到门诊,整个就诊过程中表现都很配合。姑娘来看诊,主要是因为目前的状态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学习。上高中后,她经常出现腹痛、头晕、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不进去、心情比较低落等情况。她一直不敢告诉父母,直至自己觉得没有办法忍受了,才告诉家长。

    得知孩子的这些症状,家人开始带着她“对症治疗”,先后看了不同医院的消化科和神经科,也做了一些必要的检查,但都没发现太大的问题,最后,各科专家都建议他们来心理科门诊找我看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第一次就诊,我对她父亲的总体印象是有些少言、木讷,和女儿之间缺少亲近感,甚至有些生分。因为母亲没有到场,我了解了之后得知家里还有一个男孩正在上小学,需要母亲照顾。当时,我脑子里有一个猜测:难道是因为家里重男轻女,同胞竞争导致的?

    当务之急是需要了解,父亲对孩子现在出现的状况是如何理解的?

    当我询问父亲关于女儿的一些情况时,他的反应可以用“一问三不知”来形容。这让我很惊讶。于是,我询问了一下孩子的成长经历。

    原来,女孩的父母在家里开了一个店,平时父亲看店做生意,母亲有工作,两人都比较忙,所以女儿从小和爷爷奶奶住,两家虽然离得很近,平时也在一起吃饭,但其他大部分时间都不常见面。有了小儿子之后,老人照顾不过来两个孩子,就由女孩父母照顾小的,老人继续照顾大的。姐弟两人在一起玩,也没机会吵架打架,不存在姐弟矛盾和父母偏袒的问题。不过,通过女孩的成长经历,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父女俩之间会有生分的感觉。女儿自小就很懂事,学习也很自觉,学习成绩一直都比较好,初中时期曾有一个阶段跟父母一起住,但是不久又回去跟爷爷奶奶住了,初中期间也曾出现过腹痛的情况,一般到医院检查检查、吃点药就好了。所以,总体上这是一个让父母很省心的孩子。

    因为母亲既要出去工作,又要腾出精力照顾小儿子,很难再有多的精力来照顾大女儿,所以,我建议父亲多腾出一些精力来陪陪自己的女儿。他讷讷地答应着,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我不禁有些感慨,真难为这个父亲,一直没怎么与女儿亲近过,突然要去陪伴一个长大了的女儿,那份陌生与尴尬感可想而知!但是,反过来看,这不也是父女重新建立情感纽带的好机会吗?

    后来的复诊中,我见到了孩子的母亲,这是一个被生活磨去耐心的母亲,跟她交流孩子的情况时,我总有一种说出的话要么石沉大海,要么被什么给挡回来的感觉,再说多了,她就会扔给你一句“我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并不妨碍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妨碍你陪伴孩子,很显然,这个母亲是没有意识到女儿其实也很需要父母的陪伴。谈到女儿的懂事省心时,她也非常认可,甚至她也为以前学习还不错的女儿感到自豪只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孩子上了高中没多久,就变得这么不省心。孩子不上学让她着急,耽误着工作和店里的生意,还要照顾小的,这些都让她焦头烂额,说话时口气不由得就很冲。

    女孩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好,上了初中后,学习开始有些吃力,但通过努力,也没有拉下功课,中考也很顺利考上还不错的高中。这些年她的学习、生活,很多方面,都要靠自己,自我管理的能力已经培养了起来。所以,这样一个上进、懂事的孩子,她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才会变成现在这种状态?

    一个上高中的孩子,最需要有人陪伴她的成长,一起来度过这未来高强度的三年。但是眼下,我却很难为她找到这样一个人。谁能来陪伴她呢?年迈的爷爷奶奶?不怎么亲近的父亲?还是忙碌、烦躁的母亲?想象一下,如果我是她,抬眼向远处看,也会突然会觉得很恐慌、很无力。

    就诊中,我还注意到,小姑娘经常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是“我尽量的不麻烦你们,但我现在实在没有办法,很难受。”语气很无助,但她的母亲会因为这句“我尽量的不麻烦你们”而很愤怒。我认为,母亲的愤怒里面既有被误解的委屈,也有事实的确如此的尴尬。我尝试给她的母亲提出建议,能不能想想办法,让自己的女儿不觉得是在“麻烦”自己。

    再一次复诊时,母女俩情绪都非常激动。原来,上次回去后,夫妻俩都觉得需要跟女儿解释一下关于她和弟弟分开照顾的问题,沟通后女儿也表示理解父母。为了让女儿感受到父母对她的关心,母亲告诉女儿说:“我和你爸爸会给你遮风挡雨”。

    但现实并不会因为几句话立刻改变,开学后,女儿依然状态不佳,学不进去,落下了一些课程。一方面,小姑娘自己想学,但是看不懂,自己很着急,心情有波动;另一方面,她的父母看到这种情况后,想帮助女儿却又无从下手,也很着急,尤其母亲,急得自己哭,甚至说出了“你要是不上学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这样的话。小姑娘也回应了母亲一句很经典的话:“你们说要为我遮风挡雨,现在,你们就是风和雨”。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其实感到欣慰,因为这对夫妻已经意识到问题,并且能够主动做一些事、说一些话来表达对女儿的关心。但是我也对夫妻俩陪伴孩子的方式感到无奈。真正让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支持和关爱的,不是说的话,而是实实在在的理解和一起参与的态度。接下来,在我的建议下,我们一起通过沟通,找到解决孩子学习难题的方法,尽量补上落下的课程,跟上新的学习内容。因为对方法比较认同,大家的焦虑情绪似乎都有所缓解。但是,我脑子里考虑的是,如何让这对夫妻意识关注、陪伴女儿仅仅说几句话、花一些时间是不够的,关键还是要保证陪伴的有效性。

    我将一些陪伴的要点反馈给父母,尝试向他们解释,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父母自己的情绪管理很重要,否则,会起到破坏性作用。没想到,就此话题,一家三口又发生一些争执,一向木讷的父亲突然激动地对女儿说:“你为什么不能体谅体谅父母,我们就这样了,你为什么不能理解理解我们?”这时,女儿又说出一句很经典的话:“你们都四十多了,我现在才十几岁,你们都不能去理解我,为什么要求我能理解你们?”

    看着吃惊的父母,我突然不是很担忧他们了,通过这段痛苦时间的煎熬,这个各忙各的、忘记彼此表达关心的家庭,能够互相争吵几句,表达各自的感受,远比以往相互忘记的方式继续生活下去来的更有情有义。

    所以,我想提醒各位的是,无论何时,不要因为忙碌,忘记与家人的沟通和关爱。也提醒各位家长给孩子多一些陪伴和耐心。

作者介绍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服务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