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视,这些误区要明辨
2018-10-31 15:38健康报
七大误区一定要避免
误区一:眼保健操无用
研究指出,眼保健操确实可以缓解视疲劳,在正确做眼保健操的情况下,对近视防控确实有作用。眼保健操是预防近视的一种方法,要鼓励孩子正确做眼保健操,但并不是说做了眼保健操就百分之百不得近视。
误区二:多吃补品预防近视
希望通过增加各种营养来防治近视的想法是错误的。像蓝莓、叶黄素等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对于老年人视力保护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对于青少年来说,只要三餐营养均衡,就没有必要刻意吃某类食品尤其是补品,吃太多补品反而容易诱发小儿肥胖症,所以并不推荐。
误区三:做了近视手术就不是近视眼了
做近视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摘眼镜,并不意味着做了手术之后就不是“近视眼”了。王宁利也指出,现在所有的近视手术,并不是一种治疗,而是一种矫正,其实是把眼镜“戴”到角膜上或者“放”到眼睛里。但近视眼还是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者,仍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眼底并发症。
误区四:家长对近视过于焦虑
一些家长在发现孩子近视后四处求医,恨不得把各种各样的治疗全都用上,这是不推荐的。对于孩子的近视,家长需科学合理地加以防控。同时,还要鼓励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身对于近视不良后果及做好防控的意识,鼓励他们更多地选择对自己眼睛有益的活动,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误区五:家长对于散瞳认识不足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配完眼镜后,按需更换眼镜即可,不需要去做散瞳检查,甚至对散瞳有些恐惧。但事实上散瞳是没有伤害的,通过散瞳可以检查周边的眼底,尽早发现其他问题,尽早治疗,尽最大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误区六:父母不近视孩子也不会近视
父母亲双方都是近视,特别双方都是高度近视,小孩得近视的概率非常高。反之,有人认为,自己的父母都不近视,自己肯定不会得近视,所以不需要进行一些防控,这是不对的。事实上,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习惯,即使双亲不近视的人,得近视者也不少。
误区七:眼镜戴上了,度数只会越来越深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误区。青少年一定要戴合适的眼镜,建议第一副眼镜一定要进行医学验光,在医院进行验配。他指出,合适的眼镜没有所谓的越戴近视越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