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清除的肺炎杆菌
2018-10-08 17:41检验医学中心 赵广会
肺炎杆菌又称肺炎克雷伯菌,最初由德国病理学家在1882年从一名大叶性肺炎患者的痰液中分离得到。现在我们知道,它属于肠杆菌科中的克雷伯氏菌属,与它同属的还有臭鼻克雷伯菌和鼻硬结克雷伯菌,但肺炎克雷伯菌最为重要,由它导致的疾病占到95%以上。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自然界的水和谷物、健康人的呼吸道和肠道正常菌群中都能够分离到它。它的发病与人的免疫功能及诱发因素是密切相关的,比如各种可能降低免疫功能的情况,包括患有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肝硬化、恶性肿瘤,又或者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正常菌群发生变化等,都有可能让肺炎克雷伯菌趁机致病。
它最常导致的就是支气管炎、肺炎、尿路感染甚至败血症、脑膜炎、腹膜炎等。不过由于它的致病能力在肠杆菌科中非常强,所以一旦发生感染,如果没有及时控制的话,病情很凶险。由它所引起的肺炎比其他菌如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无论在临床症状、病理特征及预后等发面都要严重许多,它的致病能力主要依靠其荚膜、脂多糖和肠毒素等,在病变部位往往形成脓肿,非常难以清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旦发生由它引起的血流感染,病情往往比较危重,患者多有高热、寒战、大汗等内毒素血症的中毒症状,继而出现感染性休克、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皮肤发花及血压下降,甚至有些患者会并发心脑的迁徙性病灶,病死率可高达50%,所以需要临床格外注意。
对于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微生物的培养,痰培养2次以上阳性,如果再有临床症状即可确诊肺炎克雷伯菌肺炎;败血症的确诊要依靠血培养,其他脓肿部位的感染也要依靠各种脓液的培养;在治疗方面,大多数的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二三代头孢菌素较敏感,但也要注意它的耐药性,目前产ESBL(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越来越多,一旦产ESBL、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对常用的包括三代头孢菌素在内的药物就会呈现出高度的耐药性,使临床抗感染治疗变得异常艰难。
不过该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55℃30分钟就可杀死它,所以只要我们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不吃未煮熟及生冷的食物,积极锻炼身体,一旦发生感染及早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就可以不被其所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