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医”,一种难言的痛!
2018-12-27 16:34心理科
有的人忙着逛街,有的人却忙着“逛医”
田女士,43岁,患胃病4年余,自述常感到胃胀、胃痛,胃口总有气往上顶,时不时的会嗝气。2014年患病之初到消化科就诊,给予胃镜检查,提示有浅表性胃炎,给予药物治疗后,初期症状改善,之后症状又再次出现。接下来,她去另一家医院就诊,这次不仅做了胃镜,还查了幽门螺杆菌,结果显示她的胃并没有什么问题,之后田女士又去了中医科调理,几个疗程下来,症状还是存在,就这样,田女士跑遍了附近大大小小的医院,看了好多大夫,钡餐透视、腹部CT、胶囊内镜等各种检查不计其数,药也没少吃,前后折腾花了将近10万元,最终还是没有治好,留下的只是厚厚的一摞检查报告单。明明胃不舒服,却怎么也查不出原因,这让田女士担心自己会不会发展成为癌症。每当想到这些,田女士就会感到紧张和害怕,继而出现了失眠,情绪也越来越差,治疗4年多,体重从65公斤瘦到了45公斤。后来经消化科医生推荐,来到心理科,医生给予调整情绪的药物治疗方案,第一周复诊的时候,田女士胃部不适的感觉有所减轻,第二周胃部不适的感觉就基本消失了。到目前为止,田女士的胃痛症状几乎没有再出现过。
在很多综合性的大医院,常常会看到像田女士这样的一类人:人家逛街、逛商场,他们却在不断地逛医院,看不同的医院、看不同的专科、不同的医生,做各种检查,查来查去身体各项指标正常,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和解释与病人的痛苦体验不相吻合。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 “逛医行为”,把这类病人称为“三好病人”,他们需要看“好医院”、看“好大夫”、用“好药”,医疗花费巨大,但是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逛医”的成因
传统的诊疗模式中,“心”、“身”二元化的惯性思维是产生“逛医行为”的主要原因。例如胸痛患者,他们想到的可能是到呼吸内科、心内科就诊,头晕,头胀、头痛会考虑去看神经内科,而不会考虑心理门诊,殊不知许多疾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如头痛、头晕、胸闷、胃肠不适、腰痛等不适的感觉均可伴发于个体的焦虑、抑郁情绪之中。但习惯心身分离的人们通常不这样想,患者的心理因素被隐藏在这些躯体化症状中,高达80%的心身障碍患者首先在躯体疾病专科就诊。
此外,患者被羞于承认自己有心理或精神问题等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看心理门诊的患者应该都是精神有问题。尽管各种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医生告之没有大碍,病人却坚信自己有病,反复“逛医”。病人很痛苦,家人也很苦恼,临床医生也很困惑,都认为得了什么“疑难杂症”。即使医生建议服用抗焦虑药或转入心理科就诊,“我只是身体不适,怎么扯到‘心理病、精神病’了?”患者往往对治疗表示抗拒。
心身障碍的识别
当人们遭受生活或工作压力、家庭变故等事件时都可能导致内心的矛盾冲突,进而引起身体的异常反应;反之,长期的躯体疾病困扰也会引起焦虑、担心等不良心理状态。心身两者之间往往互为因果,最怕两者进入恶性循环。
如多种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可伴各种各样的躯体异常体验,即所谓的“躯体化症状”,虽然有很多躯体的不适,但是没有相应、明确的病理性支持,多是由社会心理冲突导致。
心血管系统:胸痛、心动过速、心悸、血管跳动感、心搏脱落感;
消化系统:吞咽困难、嗳气、腹胀、腹痛、恶心、胃饱感、腹泻、便秘、肠鸣;
呼吸系统:胸闷、呼吸困难、窒息感、叹息;
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急、性欲减退、月经紊乱、阳痿、早泄;
神经系统:头晕、头痛、晕厥、昏倒感、发抖、抽动。
若不进行及时干预,往往会导致心身疾病的结果,如:
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神经性厌食、肥胖病、神经性呕吐、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神经性心绞痛、低血压病、心脏神经症等;
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咳嗽、功能性胸痛等;
皮肤: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瘙痒症、湿疹、斑秃、银屑病、多汗症等;
内分泌代谢:甲状腺功能亢进、突眼性甲状腺、糖尿病、肥胖症等;
神经系统:肌紧张性头痛、偏头痛、抽搐、书写痉挛、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
泌尿及骨骼肌肉系统:遗尿、阳痿、月经紊乱、经前紧张症、类风湿关节炎、肌痛、颈臂综合征、腰背部肌肉疼等。
心身同治
随着社会竞争、工作节奏加快、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日益增多。在就诊时,患者通常也只是向医生描述自己身体的种种症状。如不进行细致的精神检查,可能难以发现其潜在的焦虑、抑郁情感体验,或者存在的强迫思维、强迫行为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躯体化的症状,成为临床其它科室的疑难杂症。病人则可能走向换医生、换科室、换检查、换药物或换医院的“逛医”之路。
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关注。通过以上的介绍,假若自身存在“逛医”行为,要防微杜渐,防病于未然,及早识别和治疗心理疾病,防止其发展成为心身疾病,切莫讳疾忌医,及早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