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千万别扛着,警惕冠心病发作!
2018-02-13 14:38
2017年8月1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中国心脏大会(CHC)2017暨第二届中国血管大会(CVC)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分享了中国最新冠心病流行病学数据。
2003年~2013年,我国进行了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其中2003年和2008年为全年龄段调查,而2013年则针对15岁以上年龄段进行调查。调查显示,2003年我国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为4.6‰,2008年为7.7‰,2013年为10.2‰。在“十二五”高血压及重要心血管病调查中,冠心病事件加权患病率总计为289.1/10万,其中男性为334.2/10万,女性为231.8/10万,城市为376.7/10万,乡村为244.6/10万。总体而言,我国城乡居民冠心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
我国冠心病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心血管病是我国城乡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我国脑卒中标化死亡率已下降,但冠心病标化死亡率及心肌梗死死亡率仍呈上升态势。
什么是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有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冠心病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塞型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和猝死型冠心病,其中以心绞痛型冠心病和心肌梗塞型冠心病最为常见。
心绞痛是一组由于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症候群。患冠心病时由于心肌供血不好,心肌内积聚了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等)不能被运走,这些产物可刺激心脏传入性交感神经,传入大脑而产生痛觉,故心绞痛是心肌缺血所致,是冠心病的重要症状。
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危急症候,通常多有心绞痛发作频繁和加重作为基础, 也有无心绞痛史而突发心肌梗塞的病例。当冠状动脉较大的分支完全闭塞(血栓形成)时,这条血管供应的心肌因得不到血液营养而坏死,称为心梗,故心梗也是冠心病,是冠心病较严重的后果。
冠心病的致病原因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认为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和性别(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家族史(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
心绞痛发作的急救措施
休息和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一旦发生了心绞痛的症状,要立即休息,同时要舌下含化一片硝酸甘油,一般经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通常一两分钟内心绞痛就可以缓解。也可含化或服用中药复方丹参滴丸或救心丸,但其缓解心绞痛需要的时间较长。如果含化硝酸甘油五分钟仍不缓解,可再含化一片硝酸甘油。如果是初次发生了心绞痛,无论药物能否缓解,均需尽快到医院就医,因为初次发生了心绞痛,有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
急性心梗早期识别和自我救治
急性心梗的典型表现是突然出现的胸闷、胸痛或者无法言表的一种胸部不适和压迫感,常有面色苍白、出冷汗,严重者有濒危感,持续时间较长,多超过半小时还不缓解。有些患者症状不典型,可以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牙痛,误以为得了胃病或牙病,扛一扛就过去了,不能及时到医院诊治,从而延误了病情。另外,约1/3的急性心梗会有“前兆”,表现为新出现的阵发性胸部不适或胸部闷痛,常常由于劳累或情绪激动诱发,去除诱发因素后数分钟这种不适感可缓解,也可以表现为原有的心绞痛症状加重、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等。由于晚上睡眠过程中,血液粘稠度增高,接近凌晨时,交感神经越来越兴奋,血管容易收缩痉挛,血压也越来越高,极易发生急性心梗。
心梗患者的自觉、自救非常重要,一旦怀疑急性心梗发作,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停下手头工作,静卧休息,严禁走动,不要惊慌,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或是给家人打电话,尽快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如果身上带有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也可舌下含化,以起到扩张冠脉血管减轻症状的作用。
预防方法
预防冠心病首先要从生活方式和饮食做起,主要目的是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的风险。
1.起居有常。早起早睡,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
2.身心愉快。忌暴怒、惊恐、过度思虑以及过喜。
3.控制饮食。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少食油腻、脂肪、糖类。食用足够的蔬菜和水果,不吃太饱,晚餐量少,不宜喝浓茶、咖啡。
4.戒烟戒酒。吸烟是造成心肌梗塞、中风的重要因素,应绝对戒烟;应尽量戒酒,若确实不能彻底戒酒,饮酒量要控制,不能喝烈性酒,酒精摄入量一天不能超过14g。
5.劳逸结合。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饱餐后不宜运动。
6.体育锻炼。运动应根据各人自身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如打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等。要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减轻心脏负担。
冠心病的治疗
1.药物治疗。如硝酸酯类,他汀类降血脂药,抗血小板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2.手术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从患者自身其他部位取一段血管,然后将其分别接在狭窄或堵塞了的冠状动脉的两端,使血流可以通过“桥”绕道而行,从而使缺血的心肌得到氧供,而缓解心肌缺血的症状。
3.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不是外科手术而是一种心脏导管技术,具体来讲是通过手腕上的桡动脉或大腿根部的股动脉,经过血管穿刺把支架或其它器械放入冠状动脉里面,达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