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 科室动态详细

稳住颤动的心!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成功举办房颤宣教及义诊活动

2025-06-16 15:52医院管理员

2025年6月6日是第十三个“中国房颤日”,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对房颤疾病的认知水平,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我院心内科成功举办以“关注房颤,预防卒中”为主题的义诊活动,积极倡导房颤的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我院心内科带头人,心电生理与起搏病区钟敬泉教授、病区主任王守东副主任医师、病区副主任王君涛副主任医师、张炎主治医师等医护专家团队,在博施楼门诊二楼开展健康义诊与科普宣教活动。专家团队通过个体化指导以及测量心率、血压等服务,结合房颤防治手册发放,系统普及疾病防治知识,提升公众对房颤的认知水平与治疗意识。

活动期间,义诊专家详细阐述了房颤的成因、症状、危害及预防措施,重点强调了饮食控制、适度运动、定期监测血压等自我管理的重要性,通过治疗方案解读与生活方式干预指导,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健康支持,进一步强化房颤全程管理理念。

同步开展的科普直播活动中,王君涛副主任医师做客青岛广播电视台《名医在线》栏目,以《中国房颤日——关注房颤、预防卒中》为主题,进行了房颤相关公益科普讲座。

此次“关注房颤,预防卒中”主题活动的成功举行,不仅普及实用的健康知识,且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房颤的重视程度,树立“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得到现场群众的积极参与和高度评价。未来,我院心内科将继续重视房颤科普与宣教活动,提升房颤知晓率,增强大众主动进行健康管理的意识。同时心内科将继续探索治疗房颤的新技术与新方法,确保安全性与治愈率,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

房颤科普

什么是房颤?

房颤——就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指心房无规律地、快速跳动,心房率能达到350-600次/分(正常情况下为60-100次/分)。房颤发生时,快而且不整齐的电信号引起右心房和左心房出现颤动,无法正常收缩,心房中的血液不能完全进入心室,心房和心室不能像正常那样协调工作。        房颤有哪些症状?

房颤时心跳增快而且不整齐,患者通常会感到:心慌、气短、胸痛、疲劳、运动能力下降、头晕、晕厥等。由于个体差异,有些人房颤时没有不适的感觉,尤其在心率不快时或房颤持续的时间较长时。也正因如此,房颤会被很多患者忽视,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房颤有哪些危害?

房颤有两个主要的危害:引起脑卒中和心力衰竭。

房颤容易导致脑卒中:房颤时,心房内的血液不能完全泵到心室内,这些滞留的血液就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到达脑部,阻塞脑部的血管,造成缺血性卒中。

长期的房颤会使心脏负担加重,最终发生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房颤治疗有哪些误区?

一、房颤无需早期治疗?

房颤的症状可能很轻,但危害很大。此外房颤患者常常伴有其他心脏疾病,所以房颤患者应当及时到医院心律失常门诊就诊。房颤治疗越早,预后康复越好,如果阵发房颤发展为持续性房颤,治疗效果将大打折扣。

二、房颤患者只能药物治疗?

很多房颤患者选择药物治疗,常见药物有胺碘酮、普罗帕酮、美托洛尔等。但是长期服药副作用大,近几年导管消融为房颤的根治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三、老年患者导管消融的风险高,安全性差?

导管消融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通常只需要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皮肤切口小,无需缝合。因此手术创伤小,老年人也可以很好的耐受。

什么是射频消融手术?

 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微创导管技术,通过穿刺,将圆珠笔芯粗细的导管放置到心脏内,以射频的方式治疗心律失常。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在全球已经发展了20多年,是很成熟和安全的手术。结合压力监测消融导管,可以使手术成功率达到80%以上。

 

房颤康复篇

饮食不荤,心不昏

中国有句古话:药补不如食补。合适的饮食对心脏来说也非常的重要。大鱼大肉,高脂的东西对心血管来说是很重的负担。房颤的病人饮食以清淡为宜。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卷心菜、青菜、西红柿、柑橘、苹果、香蕉、柠檬等。

房颤患者有哪些忌讳

1.不吸烟、少饮酒、少饮浓茶和咖啡等;

2.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咖喱、辣椒等。

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引起心脏起搏点的损伤,从而引起房颤。吸烟的人群比不吸烟人的群,出现房颤的机会要高出50%。

生活习惯的建议

1.适量运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2.避免情绪过激。如观看恐怖片、参与高强度竞技游戏等。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服务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