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专题
2014-02-23 22:00心血管内科
【什么是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通常简称高血压。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在血压升高的病人中,约5%为继发性高血压,是指某些明确独立的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
【怎样判定高血压水平】
理想血压:<120/80mmHg
正常血压:<130/85mmHg
高血压:I级140-159/90-99mmHg
II级160-179/100-109mmHg
III级≥180/110mmHg
【怎样诊断高血压】
高血压判断标准(国际统一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主要根据测量的血压值,测量安静休息时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但必须以非药物状态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同时应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由什么原因导致】
高血压病因不是很清楚,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发病概率增高。
二、环境因素
1、饮食:钠盐的摄入与高血压的发生和血压水平呈正相关。
2、精神应激: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环境噪音、视觉刺激可引起高血压。
三、其它因素
1、体重: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
2、避孕药:与妇女服药时间长短有关,一般为轻度,且可逆转,在终止避孕药3-6个月后血压恢复正常。
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SAHS是指睡眠期间反复发作性呼吸暂停,SAHS患者50%有高血压,血压高度与SAHS病程有关。
【高血压可以表现哪些症状】
起病缓慢、渐进,早期多无症状,常于体检时发现,部分病人在心、脑、肾等并发症出现时才被发现。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耳鸣、颈项板紧、失眠、疲劳等,但并不一定与血压水平相关,也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
【患有高血压怎么办】
一、合理安排休息和工作: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环境保持安静,避免精神刺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血压增高时卧床休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理平衡。
二、了解疾病知识
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同时存在的临床情况,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身治疗的必要性。病人和家属学会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三、饮食
限制钠盐摄入(<6g/日);保证充足的钾、钙摄入,多食绿色蔬菜、水果、豆类食物,油菜、油菜、蘑菇、木耳、虾皮、紫菜等食物含钙量较高;减少脂肪摄入,脂肪占总热量的25%以下,少吃含脂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鱼子、蟹黄等;补充适量蛋白质,如蛋类、鱼类等;增加粗纤维食物,预防便秘,用力排便可使收缩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戒烟限酒,可饮少量红酒;限制总热量摄入,控制体重。
四、正确服用药物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了解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即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也要服用维持量,不能擅自突然停药。了解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应,观察药物的副作用,注意监测血压变化。老年人服药期间改变体位要缓慢。
五、合理运动与锻炼
运动可减轻肥胖,降低血脂,改善脏器功能,提高活动耐力,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心理状态。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提倡有氧运动、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持续时间长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打太极等。注意事项:适量适度,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避免竞技性、力量型运动。根据自身年龄、病情、血压等情况决定运动量、方法及时间,运动中出现心慌、气急、头晕、极度疲乏,应立即停止运动。
六、定期复诊
根据危险分层决定复诊时间,低危或中危者,每1~3个月随诊1次,高危者,至少每1个月随诊1次。
七、避免疾病加重诱因
上呼吸道感染、过度疲劳、过度饱食,情绪过度波动,体位改变过快,洗浴过久过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