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小肠“炸弹”——我院内镜诊疗中心实现小肠镜下治疗新突破
2025-08-28 16:32内镜诊疗中心
近日,我院内镜诊疗中心小肠镜团队成功完成一例通过双气囊小肠镜行超声内镜引导下小肠血管瘤硬化剂注射治疗,是青岛市第一例小肠镜下超声内镜检查及介入治疗。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内镜诊疗中心在疑难小肠疾病诊治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也为青岛乃至胶东半岛地区患者带来了福音。
患者为一名老年男性,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外院腹部增强CT提示小肠占位,不排除间质瘤可能。为明确诊断及评估手术治疗,患者来到我院。
小肠镜团队对患者进行仔细评估后,决定行双气囊小肠镜及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韩婷主治医师进镜至小肠,逐皱襞仔细观察,最终于空肠发现病变。超声内镜专业的逄菲主治医师经小探头超声内镜进一步扫查,认为该病变并非CT所提示的间质瘤,而是小肠血管瘤。
小肠血管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虽属良性,但存在破裂及大出血风险。传统治疗受限于小肠解剖特殊性,常面临“诊断难、治疗难”的双重困境。
在中心院区消化科主任左秀丽和我院内镜诊疗中心副主任李如源的指导下,韩婷医生通过双气囊小肠镜,在小探头超声内镜引导下,将硬化剂精准注射至病变血管内,使其闭塞、萎缩。该操作不仅明确了病变性质,使患者避免了外科手术,也解除了血管瘤大出血的风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内镜诊疗中心在泰山学者、山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主任委员、消化内科知名专家左秀丽教授的带领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单人操作双气囊小肠镜诊疗技术,并建立了小肠镜专业团队,开展了小肠镜下止血、碎石、息肉切除等治疗。不同于普通内镜仅能观察病灶表面,小探头超声内镜循内镜活检孔道送入小肠,进行实时超声扫描,根据起源、回声性质、生长方式、大小等,可以对病变的性质进行判断,从而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联合这两大“利器”,通过“可视化操作+精准治疗”,为患者带来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
未来,内镜中心将续深耕疑难小肠疾病领域,提升诊疗水平,致力于打造小肠疑难疾病诊治的高地,让更多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