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来信 | 这样的医生,真的太暖了!
2025-05-23 16:23康复科 宣传统战部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收到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患者以细腻笔触记录下在康复科门诊治疗期间的暖心经历,字里行间都是对医护团队的感激和点赞。信中那些真实又细腻的片段,让人忍不住感慨:“这样的医生,真的太暖了!”
尊敬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领导:
您好!我是一名突发性耳聋患者,自5月1日起在贵院康复科接受针灸、推拿等系统治疗。这段日子里,吉文彬主任、张平大夫、杜嗣晓大夫及康复科全体医护人员用精湛医术与温暖关怀,为我点亮了康复的希望之光,在此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每日清晨,康复科诊室门前便已排起长队。在这繁忙的工作节奏中,医护人员如同精密协作的齿轮,各司其职又默契配合,用行动诠释着“病人至上”的医者初心。吉文彬主任以深厚的专业造诣为我制定了治疗方案,面对我对针灸的畏惧,她总会轻声安抚:“别担心,放轻松,我会尽量轻一些。”一句句温柔的话语,一次次精准的施针,不仅驱散了我心中的不安,更让我感受到融融暖意。
杜嗣晓大夫在身体抱恙时,依然坚守岗位。看着他强撑着不适却依然专注为患者治疗的身影,“轻伤不下火线”的担当令人动容;张平大夫更是身兼多职,在患者调度、推拿治疗、器械牵引等岗位间来回奔波,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及时补位的身影,用无私付出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治疗进程。
短短半个月,我亲眼见证了康复科团队的坚守与奉献,亲耳听到了病友们发自肺腑的感激与称赞,更亲身感受到了医者仁心的温暖力量。他们不仅用精湛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更用高尚医德为医患关系注入真情。
在此,恳请院领导对康复科吉文彬主任等科室医护人员予以表扬。正是这样一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优秀团队,让我在饱受疾病折磨时重拾康复信心,也让我和病友们真切体会到齐鲁医院青岛院区“以患者为中心”的温暖与力量!
再次向贵院康复科全体医护人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患者:李老师
2025年5月18日
突发耳聋遇良医 精准治疗显温情
5月初,患者因突发性耳聋来到齐鲁医院青岛院区求诊。面对这一突发疾病带来的身心压力,康复科主任吉文彬团队为其制定了针灸、推拿、五官短波疗法等系统治疗方案。“吉主任每次施针前都会轻声安抚,杜嗣晓医生带病坚持工作,张平医生像‘全能战士’一样奔波在各个治疗环节……”信中细腻描绘的工作场景,展现了医护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经过半个月精心治疗,李老师的病情显著改善,更被团队的专业与温暖深深打动。
医患同心筑信任 仁术仁心谱新篇
这封感谢信是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康复科日常工作的生动缩影。科室始终秉承“医道从德 术业求精”的院训精神,近年来通过优化诊疗流程,在运动功能障碍、神经损伤康复及运动损伤治疗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同时开展心肺康复、重症康复和产后康复等专科服务,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吉文彬表示:“患者的认可既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们将继续提升医疗质量,让更多人在康复中重拾生活希望。”
如今,患者李老师的听力正在逐步恢复。她在信末写道:“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优秀团队,才让我在饱受疾病折磨时重拾康复信心,让我和病友们真切体会到齐鲁医院青岛院区'以患者为中心'的温暖与力量!”这封感谢信的背后,是鲜活的生命故事,是新时代和谐医患关系的最好见证。医院里,暖心故事仍在不断上演——我院据此开设“患者来信”专栏,让更多温暖被看见,让更多感动被传递。
科室介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康复科是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设门诊和病房。康复科由专业的康复医师、治疗师及护士共同组成治疗小组,采用专病专组专治的特色康复医疗模式,运用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思路,将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认知治疗及中医传统针灸、推拿等治疗联合应用,对神经系统病损、颈肩腰腿慢性疼痛、骨骼肌肉病损、运动损伤、产后盆底功能紊乱等病症进行全面系统的康复评定与治疗。
专家介绍